本文轉自:許昌日報
出院前,孕媽與鄭紅艷合影留念。
體重127公斤、腹部脂肪厚15釐米、第三次剖宮產、伴有妊娠期高血壓……這些因素綜合到一位37歲孕媽身上,手術難度不可謂不大、風險不可謂不高。近日,許昌市婦幼保健院多學科專家協作,憑藉精湛的技術,成功為這位“重量級”孕媽實施剖宮產手術,目前母子平安。
“鄭主任,你的水準真高,也感謝所有醫護人員,讓我這次生孩子的體驗這麼放心、舒心。”3月10日,范女士出院前緊緊握著許昌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鄭紅艷的手,激動地說,“手術完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了,整個過程基本沒感覺到疼,和前兩次剖宮產的感覺相比,好太多了。”
范女士懷孕后體重增加37.5公斤,達到了127公斤。由於體重過大,且有過兩次剖宮產史,在熟人的推薦和反覆比較后,范女士決定到許昌市婦幼保健院分娩。
“體重較大的孕媽生孩子和一般產婦不同,無論是手術風險還是麻醉難度都會成倍增加。”鄭紅艷對記者說,“雖然如此,但我們很有信心。因為我們處理過很多類似的複雜病例,曾經成功為體重150多公斤以及第六次進行剖宮產的孕媽實施手術。”
最大的風險就是重度肥胖、脂肪液化,術后切口不易癒合。為此,許昌市婦幼保健院使用負壓引流管,採用了分層縫合的方法。別人只需縫合一層即可,范女士則縫合了4層。
常規剖宮產使用椎管內麻醉,需要將穿刺針從腰部進入脊椎給葯,而背部脂肪太厚,會增加很大難度。憑藉豐富的經驗,許昌市婦幼保健院麻醉醫生用頭髮絲一般粗細的穿刺針減輕疼痛感,麻醉一次成功。
進入剖宮產環節,問題又來了。本來一台剖宮產手術需要兩名產科醫生,因范女士腹部贅肉較多,必須增加一名醫生專門協助推起贅肉才能“動刀”。3位產科醫生密切配合,分別主刀和“拉開”約15釐米厚的腹部脂肪,最終順利將寶寶取出。平常4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的剖宮產手術,這次耗時一個半小時才結束。
儘管手術很成功,但是許昌市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並沒有大意。術后,該院醫護人員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採用中藥外敷等方法,促進血液迴圈,預防脂肪液化,加速傷口癒合。不到一周,范女士順利出院。
“一般來講,懷孕後體重的正常增長範圍是5到15公斤。如果孕期體重增長過快,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鄭紅艷提醒,“體重過大不僅使孕媽更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而且給胎兒帶來不少危害,增加宮內發育受限、巨大兒的發生概率。”
懷孕期間,孕媽要堅持合理膳食,做到飲食種類多樣,少吃多餐,但沒有必要大吃大補。肥胖女性在備孕期就應將體重控制在適當數值。為了説明孕媽合理控制體重,許昌市婦幼保健院設置了營養門診,指導孕媽科學飲食、適當運動,守護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