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近日,杭州暖芯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暖芯迦”)的全資子公司暖芯迦(深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裝修一新對外界亮相。這表明這家由溫籍青年科學家楊佳威創立的高科技企業正在高速發展。
除了在深圳設有子公司,2014年創立於杭州的“暖芯迦”,還在溫州、澳大利亞墨爾本、越南胡志明等地設有子公司。“溫州人敢闖敢拼的信念一直感染著我,也培養了我的創業精神。”楊佳威這樣說。
溫州人的創業精神激勵他回國造“芯”
楊佳威20年前從浙江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后,獲得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出國留學深造的機會。
墨爾本大學神經工程中心是全球神經調控和腦機介面技術的發源地之一,在1976年發明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耳蝸並誕生世界最大的人工耳蝸公司“科利耳”。留學期間,楊佳威就在該中心潛心做研究,2011年博士畢業後成為該中心的正式研究員,到2014年他已是國際上少數掌握高密度神經刺激器技術和高解析度視覺腦機介面技術的科學家之一。
說起10年前回國創業,楊佳威坦言這是受了溫州人敢闖敢拼的創業精神感染。“2014年前後,國內創業氛圍非常濃郁,為創業者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楊佳威說,最終他選擇杭州開啟造“芯”之路,“當時,我國的生物晶元還處於起步階段,有很多技術壁壘需要突破,我創立‘暖芯迦’就是致力於腦機介面技術和生物感測器晶元技術的研發。”
創業後,楊佳威深度參與公司研發,帶領研發團隊攻克晶元領域的技術難題。2016年,他開始主持相關國家基金專案研究神經形態電路在視覺腦機中的應用。而“暖芯迦”也在2017年開始以牽頭單位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專案。
楊佳威說,“暖芯迦”的晶元研發專注於腦機介面和生命健康領域,目前已推出多款晶元產品,多數晶元核心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或一流水準。比如在腦機介面領域,已有高解析度神經刺激晶元、可程式設計閉環神經調控晶片等;在生命健康領域,則有連續生物分子信號處理晶片、生命體征檢測晶元等。另外,“暖芯迦”神經介面晶元和生物感測晶片年出貨量已實現百萬級別。
聯手中國眼谷開展核心技術研發
作為一名溫商,楊佳威也時刻關注家鄉的產業發展變化。
2018年9月,溫州開啟中國眼谷建設,並於2020年6月30日正式開園。隨之,“暖芯迦”的一款高解析度視覺腦機樣品也進入中國眼谷展廳。
隨著眾多國內外眼視光產業鏈企業入駐中國眼谷,楊佳威也迅速做出決策:聯手中國眼谷開展腦機介面領域核心技術研發。2021年底,“暖芯迦”在溫註冊成立全資子公司暖芯迦科技(溫州)有限公司,並於2022年9月正式聯手中國眼谷展開研發。“依託於溫州眼科領域在全國的地位和優勢,中國眼谷以眼健康為主線,具有非常好的產業聚集效應,實際上形成了廣義上的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對於產業鏈中的上下游企業協同和業務發展非常有利。”楊佳威說,視覺腦機介面是一種高解析度的腦機介面,它植入在視網膜的位置,可以説明失明的人,以及中心視力缺失的人群恢復功能性視力。
過去兩年,“暖芯迦”的高解析度視覺腦機介面研發進展迅速,不僅研發了當前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320通道腦機介面晶片,而且還實現這款晶元與高密度微電極矩陣的無導線連接,這在世界上尚無先例。
讓盲人實現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我們的高解析度視覺腦機介面,截至目前已開展近百例動物實驗,已完成安全性與功能性驗證,還獲取了產品型檢報告。”楊佳威透露,該公司的高解析度視覺腦機介面,按計劃將在今年正式進入人體臨床實驗階段。“這款產品已入選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計劃,未來產品上市可為盲人提供人臉、大字體標識級別的視覺分辨能力,讓他們恢復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視覺腦機介面是眼科乃至整個腦機介面技術的集大成者,可以帶動整個學科和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楊佳威說,目前在視覺腦機介面這項核心技術上,“暖芯迦”與中國眼谷合作研發的產品還是第一代產品,在開啟人體臨床實驗階段之時,其第二代產品的研發也已在進行中,第二代產品具備腦部視皮層植入和更高解析度等優勢,不僅擁有廣闊的前景,而且還能推進我國視覺腦機技術邁向新高度。
在楊佳威及其研發團隊看來,當前我國的高端生命健康設備市場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諸多技術壁壘。因此,“暖芯迦”在研發晶元上堅定地走自主知識產權路線,像該公司自研的連續生物分子信號處理晶元,在功耗、精確度等關鍵指標上全面對標或超越國外廠家的晶元。目前,這款晶元已成為國內連續血糖監測設備生產商採購的核心零部件。
快問快答
1.回國創業擔心失敗嗎?
答:說實話,回國創業確實有風險,但我更看重機遇與潛力。當時國內雖在該領域起步晚,但發展勢頭迅猛,政策支援力度大,市場需求十分廣闊。創業本身就是要帶著信念開拓新可能,不能因害怕失敗就退縮。
2.“暖芯迦”這個名字有何特別意義?
答:“暖芯迦”的名字代表我們成立這家公司的初心。‘暖’是想做有溫度的產品,‘芯’意味著從晶元的底層技術出發,‘迦’即‘+’,代表著賦能。
3.公司日常管理會影響科研嗎?
答:我非常注重時間管理,將工作時段精細劃分,每天預留出固定且連續的時間給科研,這段時間里我關閉通訊,全身心投入研究,確保思路不被打斷。日常管理方面,我們搭建了專業高效的團隊,充分授權給各部門負責人,他們在各自領域經驗豐富,能很好地處理日常事務。這樣一來,管理工作在有序推進的同時,也不會侵佔我的科研時間。
對“在溫州看見創新中國”的期望
溫州傳統產業根基深厚,擁有成熟的產業鏈和廣闊的市場管道。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模式對傳統產業進行數位化、智慧化改造升級,能極大提升其生產效率、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來源:溫州都市報
原標題:
青年科學家、溫商楊佳威回國造“芯”,聯手中國眼谷呵護健康
研發高解析度視覺腦機介面 為盲人帶來“看得見的希望”
記者 鄭俊傑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66wz.com
【來源:溫州新聞網-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