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公告:嚴禁信用卡“炒黃金”套現
更新于:2025-03-26 04:41:14
近日,江蘇銀行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黃金投資領域的公告。公告稱,近期黃金價格波動較大,不法分子通過各種“炒金”“搶金”“套現”等手段誘導持卡人進行信用卡“炒金類”投資。
江蘇銀行表示,此類炒金行為不僅違反信用卡使用規定,更存在巨大資金風險。若黃金價格波動導致虧損,持卡人需自行承擔價差、手續費等成本,甚至有形成不良信用記錄的風險。
根據公告內容,信用卡資金被嚴格限定於日常消費場景,不得用於任何形式的投資活動,包括黃金等貴金屬、股票、基金等。江蘇銀行強調,若監測到信用卡交易涉及投資類場景或具有風險特徵時,將採取降額、限制交易、限制分期、要求提前還款等風險管控措施。

今年以來,在金價持續攀升的週期中,信用卡與黃金市場的交疊地帶催生出新型套現模式。這種套現手法的核心邏輯在於,持卡人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與黃金的高流動性,通過“刷卡購金快速變現”的鏈條,將信用額度轉化為真實現金流。隨著價格的持續走高,黃金的保值屬性與價格波動性形成套利空間。
一是信用卡具有一定的透支額度和免息期,部分銀行還會推出分期免息、滿減活動等優惠。投資者認為可以利用這些優惠,在黃金價格低位時用信用卡買入黃金,
在免息期內等金價上漲后賣出,再用賣金所得償還信用卡帳單,實現“空手套白狼”。二是黃金交易與變現較為容易。很多金店和線上黃金交易平台支援多家銀行信用卡分期和信用卡支付。另一方面,銀行、金店以及第三方回收平台為黃金提供了變現管道。
三是在社交媒體上,一些人分享用信用卡炒金的“經驗”和“收益”,吸引了更多人關注和效仿。他們宣傳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炒金”的方法,導致更多人參與其中。
利用黃金進行信用卡套現較早可追溯到2012年。據瞭解,當時利用黃金套現的人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黃牛,他們通過打折回收超大量的商場預付費購物卡,然後用購物卡購買投資金條,再把投資金條迅速變現獲得差價收益;另一類是急需用錢的人,他們通過持有信用卡購買投資金條,然後通過回購金條獲得現金。這類人由於急需用錢,屬於應急行為,往往為了時間上的便利寧願承擔較為高額的成本。
這種看似完美的模式,實則隱藏著諸多風險。利用信用卡炒金並非正當的投資行為,而是一種違規操作。信用卡本質是一種消費信貸工具,持卡人需按時足額還款。若將資金用於黃金投資,投資虧損可能導致持卡人無法按時償還信用卡欠款,違約風險增加。
此外,持卡人違反信用卡使用規定,通過不正當手段將信用卡資金套取出來,再投入到黃金投資市場,包括實物黃金、黃金期貨、黃金ETF等各種黃金投資產品,期望通過對黃金市場走勢的判斷,在黃金價格上漲時賣出黃金,獲取差價收益。
這種利用信用卡炒金的行為存在極大風險,不僅違反了信用卡使用規定和金融法規,一旦被銀行或監管機構發現,持卡人將面臨信用卡被降額、封卡、要求提前還款等處罰,還可能影響個人信用記錄。此外,黃金市場價格波動頻繁,投資風險較高,若投資虧損,持卡人將面臨償還信用卡欠款和投資損失的雙重壓力。
目前,多家銀行都在加強對信用卡交易的監控。在江蘇銀行之前,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也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黃金投資領域的公告》,明確指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黃金投資領域。一旦發現持卡人存在套現嫌疑,銀行會採取限制交易、凍結帳戶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