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王繼祥(ID:qq1900915002)
作者/童意倩
01
引言
縣域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重要紐帶,縣域物流的發展水準直接影響著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城鄉一體化進程。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縣域物流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然而,與城市物流相比,縣域物流仍然面臨著基礎設施薄弱、物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等諸多問題。深入研究縣域物流的未來發展趨勢,對於推動縣域經濟繁榮、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02
(一)基礎設施建設
1、交通設施
在縣域範圍內,公路交通網路不斷完善。大部分縣城都實現了公路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但部分偏遠鄉村的公路等級較低,路況較差。例如,在中西部一些山區縣域,鄉村公路狹窄、彎道多,影響了物流車輛的通行能力。
鐵路運輸在部分縣域也開始發揮作用。一些靠近鐵路幹線的縣域,通過鐵路貨運來運輸一些大運量、低價值的貨物,如煤炭、礦石等,但鐵路貨運網站的佈局在縣域並不均衡,且與公路運輸的銜接不夠順暢。
2、配送中心與物流園區建設
縣域配送中心與物流園區的建設逐漸興起。一些經濟發展較好的縣域開始規劃和建設物流園區,為物流企業提供倉儲、配送、交易等服務。然而,多數縣域物流中心存在規模較小、功能單一的問題,僅能提供簡單的倉儲服務,缺乏現代化的物流設施設備,如自動化分揀系統、智慧倉儲貨架等。
(二)縣域從事物流服務的主體
1、傳統物流企業
傳統的運輸企業和倉儲企業在縣域物流中仍然佔據較大份額。這些企業運營方式相對粗放,大多以提供單一的運輸或倉儲服務為主。例如,一些小型的運輸企業僅能提供小批量、不定時的貨物運輸服務,缺乏對貨物的全程監控和管理能力。
2、快遞企業
快遞企業已經在縣域廣泛佈局。各大快遞品牌如順豐、三通一達等都已經在縣城建立服務網點,並且一些快遞企業開始向鄉鎮延伸服務。但是,快遞企業在縣域的發展也面臨著成本高、業務量不均衡等問題。例如,在一些人口較少的偏遠鄉鎮,快遞企業為了維持服務,往往需要補貼運營成本。
(三)物流配送模式
1、自營配送
部分大型企業和連鎖商超採用自營配送模式。例如,一些縣域的家電專賣店會自行組建配送隊伍,將商品從倉庫送到縣城及周邊客戶手中。但自營配送模式的缺點是配送範圍有限,車輛等物流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2、第三方配送
第三方配送在縣域物流中應用較為廣泛。眾多的中小物流企業和個體運輸戶承擔著縣域內大部分的商品配送任務。然而,第三方配送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存在重複配送、資源浪費等現象。
03
中國縣域物流未來發展趨勢
(一)智慧化發展趨勢
1、智慧倉儲
在縣域物流中,智慧倉儲將成為發展方向。例如,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倉庫內的貨物可以實現實時監控。通過在貨架上安裝感測器,可以獲取貨物的位置、數量、存儲時間等資訊,實現精準庫存管理。如下圖
自動化分揀設備的引入也將提高分揀效率。一些中大型縣域物流企業可能開始採用交叉帶分揀機等設備,能夠實現每小時數萬件的分揀速度,大大提高了貨物的處理能力。
2、智慧運輸
縣域物流車輛將逐步實現智慧化。借助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資訊系統(GIS)等技術,車主和物流企業可以即時掌握車輛的位置、行駛速度、油耗等資訊。例如,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智慧調度系統,根據即時路況和貨物需求,合理安排車輛的運輸任務,減少空駛率,提高運輸效率。
(二)綠色化發展趨勢
1、新能源車輛應用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縣域物流將更多地採用新能源車輛。在城市內,電動三輪車、微型貨車等已經廣泛應用於快遞配送。在縣域範圍內,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電動物流車輛也將在縣城及周邊的貨物配送中發揮重要作用。
2、配送模式優化
共同配送模式將得到推廣。多個物流企業或商家可以聯合起來,共同利用物流資源,減少配送車輛的出車次數,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氣排放。例如,在縣城內,多家小型超市可以聯合設立一個配送中心,集中配送商品到各個門店。
(三)協同化發展趨勢
1、城鄉物流協同
- 城鄉物流的協同發展將不斷加強。城市的物流資源,如快遞處理中心、大型倉儲設施等將與縣域物流進行對接。例如,城市的快遞樞紐可以將快遞交給縣域物流企業,由其負責在縣域內的進一步配送,同時,縣域的農產品等也可以更便捷地運往城市,降低城鄉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縣域內物流主體協同
縣域內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之間,如傳統物流企業、快遞企業、電商平臺物流等將加強合作。它們可以通過整合資源,共用倉儲、車輛等物流設施,實現優勢互補。例如,快遞企業可以利用傳統物流企業的倉庫存儲快件,降低倉儲成本。
(四)服務專業化趨勢
1、冷鏈物流發展
隨著縣域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對生鮮產品需求的增加,冷鏈物流將在縣域興起。當地的農產品生產企業、超市等將對冷鏈物流服務有更多需求。例如,在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的採摘后,通過冷鏈物流進行保鮮運輸,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擴大銷售範圍。
2、醫藥配送專業化
醫藥配送在縣域也將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隨著縣域醫療衛生水準的提升,對藥品的安全、及時配送要求更高。專業的醫藥配送企業將進入縣域市場,確保藥品的品質和供應的及時性。
(五)數位化發展趨勢
1、物流資訊平台建設
縣域物流資訊平臺的建設將不斷完善。通過整合縣域內的物流供需資訊,包括貨物來源、車輛資源、倉儲資訊等,實現物流信息的共用。例如,企業可以在資訊平臺上發佈貨物運輸需求,運輸企業可以快速接單,提高物流交易的效率。
2、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應用
縣域物流企業將開始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貨物的流量、流向,從而合理安排物流資源。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用於物流路線規劃、客戶服務質量評估等方面,提高物流決策的科學性。
04
影響縣域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因素
1、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政策
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援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例如,對縣域物流園區建設的財政補貼政策,鼓勵企業投資建設物流園區,改善縣域物流的硬體環境。
2、物流發展專項資金
設立物流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援縣域物流企業的技術改造、車輛更新等專案。這有助於提高縣域物流企業的現代化水準,推動物流智慧化、綠色化發展。
(二)經濟發展需求
1、農村消費市場變化
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農村市場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增加,這就要求縣域物流能夠提供高效、可靠的配送服務,以滿足農村消費市場的升級需求。
2、縣域產業發展需求
縣域內工業、農業等產業的發展需要物流的支撐。例如,縣域的工業園區內的企業需要及時將產品運出,農產品加工企業需要高效的運輸服務將產品送到市場,這將促使縣域物流不斷發展完善。
(三)技術創新推動
互聯網、物聯網等資訊技術的發展打破了物流信息的不對稱。縣域物流企業和貨主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更便捷地溝通,實現物流資源的快速整合。物流技術裝備的創新為縣域物流發展提供助力,如新型的倉儲設備、分揀設備、配送車輛、索道配送、無人及配送等,為縣域物流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有助於提高物流服務品質和效率。
05
縣域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成本高
縣域範圍內,尤其是偏遠山區,建設高標準的物流基礎設施成本高。例如,修建適應山區地形的公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使得物流運輸成本增加。縣域物流企業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經濟。車輛採購、燃油消耗、人員工資等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導致物流服務價格偏高,影響了物流企業的競爭力。
(二)資訊化水準低
縣域內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與貨主之間缺乏有效的資訊共享機制。這導致貨物運輸過程中經常出現資訊斷層,無法實現物流的高效運作。許多縣域物流企業對資訊化技術的應用程度較低,仍然採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例如,在倉儲管理方面,仍然採用人工記帳、手工盤點等方式,效率低下。
(三)人才短缺
縣域由於地理位置、經濟環境等因素,難以吸引到高端的物流管理、物流運營等方面的人才。這使得縣域物流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開展技術創新等方面存在困難。縣域物流從業人員大多文化水準較低,缺乏現代物流知識和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縣域物流的發展速度和服務品質。
06
應對縣域物流發展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基礎設施投入
政府加大對縣域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特別是偏遠地區的交通、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吸引企業參與農村公路建設,降低物流運輸的硬體成本。
(二)、促進物流企業規模經濟
鼓勵縣域物流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擴大規模。例如,幾個小型的運輸企業可以合併為一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從而提高車輛、倉庫等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三)、提高信息化水準
由政府或行業協會牽頭,建立縣域物流資訊共享平臺。物流企業、貨主等可以在平台上發佈和獲取物流資訊,實現物流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開展針對縣域物流企業的資訊化技術培訓,推廣先進的物流管理軟體和硬體設備。例如,組織企業參觀現代物流企業,學習其資訊化管理經驗,同時鼓勵企業引進自動化的倉儲管理系統、物流資訊管理系統等。
07
結論
中國縣域物流在未來將朝著智慧化、綠色化、協同化、服務專業化和數位化等方向發展。雖然目前縣域物流存在著物流成本高、資訊化水準低、人才短缺等問題,但通過加大政策支援、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推動技術創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在智能化發展方面,智慧倉儲和智慧運輸將提高縣域物流的運營效率;綠色化趨勢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協同化將整合縣域內的物流資源;服務專業化能夠滿足縣域居民和產業對物流服務的更高要求;數位化趨勢將使縣域物流更加精準、高效。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國縣域物流有望獲得更大的發展,為縣域經濟繁榮和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王繼祥(ID:qq1900915002)
作者/童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