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遠海控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06%, 可持續發展步伐走深走實
更新于:2025-03-26 03:30:59

  3月21日晚,中遠海控(601919.SH;1919.HK)披露2024年度報告,主要核心財務數據表現亮眼。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38.59億元,同比增長33.29%;實現息稅前利潤(EBIT)人民幣699.48億元,同比增長90.74%;實現凈利潤人民幣553.95億元,同比增長95.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491.00億元,同比增長105.78%。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人民幣1,647.74億元,同比增長12.29%,成本增幅遠低於收入增幅;資產負債率42.70%,較上年末下降約4.69個百分點;經營性現金流人民幣693.13億元,同比增長206.91%,彰顯公司穩健的財務結構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大力加碼新質生產力,數智全鏈轉型再升級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力爭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降至13.5%左右,其中五大任務中提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從集運行業發展趨勢看,數智化供應鏈佈局將成為全面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服務能力和護城河的重要方式,行業內主要企業積極布局新技術對主業的加持賦能。

  以中遠海控為例,公司通過持續的資源投入和數字化轉型,致力構建安全、韌性、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根據投資者互動平臺的回復內容顯示,中遠海控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智慧賦能,已將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5G等新技術廣泛應用集裝箱航運及碼頭業務場景中。2024年年報中,公司披露已完成8個金領海外投資平臺與9個供應鏈運營平臺搭建,一批供應鏈標杆項目穩步推進,創新設計“西部陸海新通道+中亞班列”“跨裡海多式聯運”“陸海快線+鑽石快航”等通道產品,推出組合運輸模式及38款全鏈數位化供應鏈產品,服務範圍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網路佈局持續優化,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在航線佈局上,中遠海控根據市場需求和貿易格局的變化,及時調整航線網路,加大對新興市場和熱門航線的投入,成功提高市場覆蓋率和運輸效率,更好滿足客戶的運輸需求。截至2024年底,公司自營船隊運力已超330萬TEU,在全球約145個國家和地區的629個港口均有掛靠,共經營429條航線,中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貨量實現快速增長。同時,秘魯錢凱港開港,推出錢凱至上海雙向最快交貨期服務和“凱”旋門系列數位化供應鏈產品,進一步提升公司服務南美新興市場的能力。

  在綠色低碳方面,中遠海控順應綠色環保發展新趨勢、新要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定不移走好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加速打造綠色船隊,建設綠色智慧碼頭。船隊結構優化方面,公司於報告期內簽署了12艘14,000TEU型拉美極限型高冷插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建造合同,截至報告期末,包括在建及現有集裝箱船舶甲醇雙燃料發動機改造在內,公司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舶將達32艘,合計運力近59萬TEU。綠色智慧碼頭建設方面,能效管理平臺在國內控股碼頭全部上線、智慧集卡在海內外碼頭規模化應用、綠色港口星級建設加速落地,推動公司從綠色低碳踐行者加速向綠色航運引領者轉變。

  持續發力公司投資平台屬性,有效平滑行業周期屬性

  公司介紹顯示,中遠海控目前定位於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位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臺,是承擔中遠海運集團“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航運科技企業”願景目標的核心公司。

  中遠海控秉持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以資本為紐帶,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公司先後參與美的集團H股IPO、戰略性入股鹽田港和安吉物流,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提升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持股比例至19%,上述股權合作,進一步深化公司的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戰略合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穩態利潤,成為公司平滑行業周期波動的“穩定器”,2024年,公司投資收益達到48億元。

  年報數據顯示,董事會建議派發2024 年末期現金紅利人民幣1.03元(含稅),加上2024年中期已向全體股東派發的現金紅利,預計中遠海控2024年度派發現金紅利約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50%。與此同時,2025-2027年三年分紅規劃同步發佈,充分說明公司利潤分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貿易形勢和全新的行業聯盟格局,中遠海控通過數智全鏈條佈局、全球網路優化、綠色低碳轉型和投資平臺屬性建設,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可持續發展步伐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