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六盤水日報
郎岱鎮壩子村
魚兒滿塘游 游出振興路
工作人員正在投喂飼料。
本報訊 走進六枝特區郎岱鎮壩子村,連片的水產養殖基地充滿生機,當地運用高密度養魚技術,為產業振興注入新鮮活力。
在位於郎岱鎮壩子村的六枝特區海發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隨著岸邊的投料機開始運作,原本平靜的魚塘開始鬧騰,一條條魚兒爭相湧出水面進食。據介紹,該基地主要養殖草魚、鯉魚、鯰魚等,目前共有10個魚塘,佔地251畝。
郎岱鎮壩子村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比較適合發展水產養殖。海發合作社通過在單位水體中投放更多魚苗,進行集約化、高密度的強化養殖,使魚兒產量高、效益高。
在六枝特區海發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的廠房裡,保溫箱裡的小甲魚們正歡快地撲騰著身子,再過不久,這些小傢伙就會投放至稻田中進行養殖。
今年,六枝特區海發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計劃利用臨近的230畝高標準農田開展“稻鱉共生”專案,在生態農業發展上開展新的嘗試。
六枝特區海發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穆科臻說:“現在我們正在規劃稻鱉共生專案,佔地230畝,預計5月15日左右投放甲魚苗,這是一種生態種養模式。”(令狐榮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