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現有17條地鐵在建,這些線路建到什麼階段了,想必大家都很關心。
此外,深圳還有多條城際線也在建設中,最近深圳地鐵33號線東延至大亞灣,以及穗莞深城際也傳來新進展。
圖源:深圳地鐵
去年底,深圳5條地鐵新線(段)開通後,深圳擁有已通車運營的地鐵線路共16條。
據此前的消息,今年預計有望開通4條地鐵線(段),包括5號線西延、13號線一期北段及二期北延段、16號線二期、6號線支線二期等。(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資訊為準)
隨著地鐵五期建設工程全面啟動,預計到2028年,深圳軌道交通五期工程完成後,深圳將形成25條線路、總里程達到843.6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
地鐵線——
01
5號線西延
盾構區間全線貫通
5號線西延目前最新進展盾構區間全線貫通。
5號線西延全線沿深南東路東西向敷設,起自5號線一期工程黃貝嶺站站后,終至大劇院站,線路全長2.88公里,共設3站3區間。
線路建成后,乘客搭乘5號線無需再換乘2號線,便可直達大劇院站等商圈,可進一步改善黃貝嶺站的早晚高峰狀況。
▲5號線西延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02
6號線支線二期
實現“長軌通”
6號線支線二期承接一期工程光明站(不含)、途經光僑路、虹橋公園,終至光明城站,包含3站3區間,均為地下站,採用高架 地下敷設方式。其中高架段0.714km,地下段9.170km。
線路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光明區域交通便利度。
目前已完成全線無縫線路焊接,實現“長軌通”節點目標。
▲6號線支線二期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03
8號線三期
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8號線三期工程起於鹽田區8號線二期小梅沙站,止於大鵬新區溪湧站,共設站1座,全長約3.7km。
作為通往大鵬新區的第一條地鐵線,線路建成后將與8號線一期、二期、2號線及2號線三期工程貫通運營,形成貫通南山、福田、羅湖、鹽田和大鵬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路,對大鵬新區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具有重要支撐和促進作用。
目前盾構區間實現雙線貫通;車站主體結構封頂,站後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全面進場。
▲8號線三期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04
11號線二期
土建工程收尾
11號線二期起自崗廈北站(不含),終至紅嶺南站,全長4.3km,設計速度120km/小時,共設3站3區間,其中崗廈北至華強南區間已於2024年底開通,助力中心城區高效通勤。
目前線路剩餘站后折返線土建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
▲11號線二期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05
13號線
深灣口岸—上屋站實現全線“長軌通
13號線南起深圳灣口岸站,北至上屋站,全長約22.4公里,設站16座。
其中一期南段深圳灣口岸站至高新中站已於2024年底投入運營,為深圳灣片區注入交通發展新動能。
目前已已實現全線“長軌通”。
▲13號線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13號線二期(北延)
13號線二期(北延)起於上屋站(不含),止於李松朗站。
線路全長約19.23km,設站11座,車輛段1座,全部採用地下敷設。
線路建成后,將有效支撐光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目前光明城站順利完成“400V電通”節點目標。
▲13號線二期北延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13號線二期(南延)
13號線二期(南延)始於東角頭站,終於深圳灣口岸站,線路全長4.067km。全線採用地下敷設。共設車站3座。
線路建成后,可進一步滿足和提升深圳南山蛇口片區市民文化、休閒及娛樂的高品質交通需求。
目前車站主體完成100%。
▲13號線二期南延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06
16線號線二期
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16號線二期線路由16號線一期工程起點大運站引出,沿龍崗大道、長江埔路、萬福路、公園路、沙荷路、惠鹽中路敷設,終至園山西坑站。
線路全長約9.54km,設站8座(其中2座換乘站),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新建西坑停車場1座。
線路建成后,將有效加強龍崗中心城與園山片區聯繫實現東部中心“內聚外聯”。
目前8座車站已全部封頂,西坑停車場主體結構全部完成;盾構區間累計完成100%,17個單洞區間全部貫通。
據深圳地鐵3月19日發佈的的進度,目前全線車站主體結構及附屬結構已基本完成;
站后裝飾裝修、常規機電、系統設備安裝等工程總體進度達93%,各網站已全面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16號線二期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運營為準)
07
15號線
全線多網站有新進展
15號線是深圳西部發展的關鍵線路,全長32.2km,設24座車站、1座車輛段。
線路建成后,將提升蛇口、高新北、留仙洞、寶安中心、西麗和未來科技城等片區的軌道交通服務水準,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全線多個網站有新進展。
圍護結構完成75.4%;土方開挖完成45.3%;車站主體結構完成16.4%;盾構區間完成10.1%。
截圖:深圳地鐵
▲地鐵15號線線路示意圖
(以實際建成為準)
城際線——
01
深圳地鐵33號線東延至大亞灣
官方回復:2025年6月開工?
深大城際(地鐵33號線)大亞灣段連接深圳與大亞灣的線路,不僅是深惠交通互聯互通的關鍵一環,更是深圳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紐帶。
資料顯示,深大城際被稱為深圳地鐵33號線,起於深圳機場,終至惠州大亞灣,全線14站,其中深圳段11站,惠州大亞灣段設3站:石化大道站、響水河站、大亞灣站,全線長度86.9公里,設計時速每小時160公里。
熱心市民在網路問政平台諮詢了深大城際大亞灣段進展:“目前大亞灣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人對於去深圳的需求很大,請問深大城際大亞灣段何時才能動工?”
對此,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共建設專案事務中心回應稱,項目預計在2025年6月開工。
仔細分析后發現並不現實。
一般來說,軌道線路從規劃到運營的程式是:
線網規劃——建設規劃——預可研(規劃方案)——工可研(工程可行性研究)——總體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運營。
那麼深大城際大亞灣段處於什麼狀態?
@深圳買房計劃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大亞灣官方已經啟動深大城際大亞灣段預可研招標。
所謂預可研階段,指業主單位為把握線路整體情況,一般委託設計院做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研究線路路由、車站佈置、車輛段選址、重難點工程初步研究及工程投資等,給出推薦方案。
這個階段的時間通常在3個月到半年左右。
完成後,線路就可以展開工可研究,這是線路前期工作的最後一環,也是相關單位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綜合以上資訊,大亞灣官方回復的2025年6月開工可能存在誤解,或許是指坪山到大亞灣斷頭路專案。
02
穗莞深城際機前段
西鄉站至固戍工作井區間右線順利貫通
據瞭解,穗莞深城際機前段I標西鄉站至固戍工作井區間右線順利貫通。
西鄉站至固戍井區間為雙洞單線盾構隧道,採用TBM/EPB雙模盾構施工,本次貫通的區間右線長約2116m。
▲西鄉站至固戍工作井區間地質斷面圖
區間地質條件複雜,穿越的中微風化岩石地層中存在強風化槽,對盾構機的掘進和隧道的穩定性帶來較大挑戰。
盾構機多次以小轉彎、大坡度姿態下穿或側穿燃氣管線、廠房、高壓電塔等,兩次穿越既有地鐵線路,與既有地鐵結構凈距最小處僅3.75m。
穗莞深城際機前段起於已開通的穗深城際深圳機場站,終至前海站,全長約15.2km,採用地下敷設,全線共設前海、寶安、西鄉3座車站,設計速度為160km/h,採用8輛編組的CRH6型動車組。
線路建成后,將有利於促進城際客流與市內通勤客流“公交化”,對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軌道骨幹網路,助力前海、東莞濱海新城等重點發展片區快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穗莞深城際機前段線路示意圖(以實際建成為準)
資料來源:深圳地鐵、深圳交通、鐵建南方、深圳買房計劃等
來源: 咚咚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