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享受家門口的“幸福味道”
更新于:2025-03-26 04:30:46

本文轉自:嘉興日報

讓老人享受家門口的“幸福味道”

■南湖區2024民生實事“期終考”⑩

  ■記者 謝夢騎 通訊員 張含悅 圖片由南湖區民政局提供

  專案名片:

  幸福食堂

  2024年,由南湖區民政局牽頭實施的民生實事——幸福食堂專案,已新開辦“幸福食堂”2家,建成社會化運營“幸福食堂”5家,新增、提升助餐點25個,有效推進為老助餐服務便民化,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看現場

  從餐桌到心間的滿足

  “你看,那麼早就開始排隊了,不過不用擔心吃不到。”上午10點,家住南湖區南湖新區(東柵街道)的張鈺萍乘坐18路公交車,趕到了位於新嘉街道清華社區的幸福食堂。剛從車上下來,張鈺萍就看到食堂裡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這裏門口就是公交車站,好多路公交車都直達,老人往來方便,而且菜品選擇多、口味鹹淡適中,老人們都覺得這裏特別好。”清華社區黨委副書記張麗華一語道出了幸福食堂人氣爆棚的原因。

  這家承載著鄰里溫情的幸福食堂名叫“巨集達燒雞飯堂·清華社區幸福食堂”。目前由龍莊潤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

  記者來訪的那天是週二,葷菜功能表上咖喱雞塊、鹽水鴨、小炒牛肉等誘人美食應有盡有;半葷菜品如小炒肉、家常豆腐、水蒸蛋等也頗受歡迎;素菜則有木耳山藥、乾鍋包菜等,每個功能表上都提供了5種菜品供選擇。

  這家幸福食堂,實行的是南湖區幸福食堂統一的公益助餐價格,一葷一素僅需9元,一葷兩素11元,兩葷一素15元;對於高齡和特困等特殊群體,還有額外的財政補助。另外,堂食消費8元及以上即可享受每人每餐减5元的優惠。食堂內明碼標價,菜品價格、老年人普惠套餐及優惠政策,每周還會提前公佈菜譜和價格,讓老人看了一目了然。

  據食堂經理趙婷介紹,不少老人已經把這裏當作了“定點食堂”,開業一個月後,包括晚餐在內,日均就餐已達到700人次,即使陰雨天氣,也有600人次的光顧,現在的數位已經突破了日均800人次,人數還在持續上升。

  需求如此旺盛,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來吃飯,那食堂的承載力如何?記者在開餐後一小時環顧了一下食堂大廳,大部分的老人選擇將飯菜打包帶走,這也使得原本不大的空間顯得不那麼擁擠。

  至於源源不斷的飯菜,則是食堂大廚時刻根據消耗量燒制,保障老年人可以在供餐時段隨時吃得到溫熱的飯菜。

  在南湖街道農翔社區,2024年也新出現一家幸福食堂。這家食堂原本是一家速食店,但自從打上幸福食堂“標籤”后,客流幾乎被老年食客們包圓。

  上午10點是這家幸福食堂的高峰時段,農翔社區黨委書記趙珊站在食堂門口,望著那絡繹不絕的老年食客,感慨地說:“對面是農貿市場,這裡又挨著農翔、楓楊、民北、萬洲4個社區,把街道70%左右的老年人都照顧到了,真是想不火都難啊!”

  這裡的老年食客與清華社區的幸福食堂一樣,呈現出一派熱鬧的景象。堂食座位上座無虛席,不僅有老人打包食物回家享用,10點以後來的老年人也在耐心等待空位。

  這家社會化運營的幸福食堂的負責人專門將一樓設為老年人用餐專區,還配備了舒適的座椅和便捷的取餐通道,桌角改成了圓角,地面進行了防滑處理,適老化改造的細節讓人感到溫馨。

  而在距離這家幸福食堂不足400米的桂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一樓,一個新助餐點悄然設立。這個助餐點主要服務於那些腿腳不便、出不了門的老人。

  上午11點,社區工作人員周素英已經完成了10戶餐食的送餐任務,回到了助餐點。室外堆著的保溫箱裡散發出的飯菜香味,讓人倍感溫暖。

  “助餐點就像是老年人的‘移動食堂’,讓他們即使在家也能享受到美味的飯菜。”周素英告訴記者,這個社區日常送餐上門服務覆蓋了30至40戶老人,而助餐點本身,也不僅僅是一個提供餐食的地方。

  記者看到,助餐點里擺了兩張大桌,桌上還放著不少手工半成品和一些工具。“更多的時候,助餐點成了社區老人們的樂園。”桂苑社區的工作人員董豔說,社區經常在這裡給老人舉辦集體生日會、包餃子、煮湯圓等活動,讓老人的晚年生活多一些陪伴。

  農翔社區的幸福食堂和桂苑社區的助餐點的組合,無疑就是南湖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的生動寫照。在這個圈子裡,不同老人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更多老人在茶餘飯後找到了歸屬感。老人們不僅吃得放心,還能學到許多新知識,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並且讓社會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曬實事

  打通老年人用餐服務鏈

  2024年初,南湖區把加快建設助老幸福食堂列入民生實事,新開辦“幸福食堂”2家,建成社會化運營“幸福食堂”5家,新增、提升助餐點20個,為老年群體提供用餐服務,著力解決獨居、高齡等老年人就餐難問題。

  去年以來,南湖區在配送餐服務可送達全區所有村(社區)的基礎上,以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為切入點,綜合考慮老年人口規模、就餐需求、服務半徑,選定民生實事點位,織密為老助餐服務網路。目前,民生實事任務已全面完成。

  “比如標準中,幸福食堂大都選擇在一樓(二樓需配備電梯),實際使用面積原則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場地,場所內需具備操作、點餐、就餐、配餐等功能,並按照食品安全的有關要求配備設施設備、功能區等,具備智慧助餐功能,配備智慧助餐設備(移動終端)。”南湖區民政局老齡工作與養老服務科科長朱厲雅表示,除了要求幸福食堂進行局部適老化改造,還會要求食堂建立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堂人員責任制度、食品安全等;再比如設置老年人優先桌椅、老年人優先點菜通道、錯峰就餐等,大幅提升幸福食堂為老助餐服務品質。

  為了堅持政府監管與社會監督並重、行業自律與第三方評估結合,南湖區建立日常檢查聯動機制、服務准入退出機制等,實現對為老助餐定點服務單位多方位、全鏈條監管。對標陽光廚房的要求,南湖區著手構建透明公開的幸福食堂後廚環境,借助大數據嚴格把控食品安全問題,年度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始終要求在B級以上,常態化實行動態等級管理,進一步確保食品安全可檢、可視、可控。

  在鄉鎮層面,南湖區積極探索通過引進第三方建設中央廚房,打造多層次、全覆蓋的為老助餐服務模式,解決好不同情況老人就餐剛需問題。

  為推動為老助餐服務可持續運營,南湖區依照市本級養老服務專項資金補助專案實施辦法,建立老年食堂、助餐點“建設補助+運營補助”雙補機制,促進幸福食堂長效發展。

  “下一步,區民政局將聚焦擴量、增能、提質,進一步構建覆蓋城鄉共建共用的為老助餐服務網路,聚焦幸福食堂可持續運營問題,不斷提高助老幸福食堂的標準化、規範化、智慧化服務水準,全力把民生‘食’事辦實辦好,讓老年人吃出幸福滋味。”朱厲雅說。

  閱卷

  南湖區人大代表、人大東柵街道工委主任 徐 燕:

  民以食為天,看似簡單的一頓飯關係著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如何滿足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一直是人大代表和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一年來,南湖區大力推進幸福食堂專案,優化選址織密為老助餐服務網路,在設施設備、運營管理、安全監管等方面都作了有效探索和提升,老年人擁有了更豐富、更多樣、更優質的菜品和服務,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品嘗到了幸福滋味。作為人大代表,將持續關注助力幸福食堂發展,讓為老助餐服務暖胃又暖心。

  南湖區居民 孫明芳:

  幸福食堂是在為老助餐服務的基礎上一大進步,飯菜選擇更多了,味道更好吃了,價格更划算了。為老助餐服務實行沒幾年,老人就提出“飯菜沒得選”等問題。如今政府很快就辦了幸福食堂,可見這兩年政府在“為老”方面“年年加碼”,誠意滿滿,各項服務舉措都是“怎麼方便老年人怎麼來”,身邊的老人也都是相當滿意。

“土蛋蛋”變形記
“土蛋蛋”變形記
2025-03-26 04:50:01
油菜花海 綻春光
油菜花海 綻春光
2025-03-26 04:50:43
湖南耒水“鉈異常”
湖南耒水“鉈異常”
2025-03-26 04:50:48
奶奶的無奈
奶奶的無奈
2025-03-26 04:50:58
快馬加鞭
快馬加鞭
2025-03-26 04: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