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江西日報
退伍老兵義務理髮50餘年
“只要走得動,就會一直做下去”
本報全媒體記者 蔡穎輝
晨霧未散,龍南市九連山鎮潤洞村旁響起熟悉的摩托聲響。79歲的陳水添挎著軍綠色的工具包,趕往3公裡外80多歲的劉民宣家。“陳師傅來了!”見到這位每月必上門的“專屬理髮師”,臥床的劉老漢露出笑容。這樣的溫情時刻,不過是陳水添50多年義剪路上的尋常一幕。
陳水添的理髮包上別著一枚紀念章,那是他18歲隨部隊抗美援越後留下的。“從前戰友給我理髮,現在該我服務鄉親了。”1973年轉業回到龍南市九連山電站的他,發現工友理髮要徒步兩小時到鄰鎮,便萌生了義務為大家理髮的想法。他掏出積蓄買了推子,一剪就是50餘年。
“嚓、嚓、嚓”,劉民宣坐在竹椅上,陳水添細心地順著頭型修剪,動作輕柔,手指靈活,在輕鬆的聊天中將劉老漢的頭髮修整得乾淨俐落。
“陳師傅,理完記得來我家!”院外傳來村民陳美華的招呼聲。66歲的老漢摸著標誌性的板寸頭笑道:“40多年了,鎮上也陸陸續續開了理髮店,可我這腦袋啊,只認陳師傅的手藝!”
50多年來,從為滿月嬰兒剃“百歲頭”,到給年輕人修“精神髮型”、給留守老人當“專職理髮師”,他都一絲不苟。據統計,陳師傅為村民義務理髮超2萬人次,最忙碌時他一天連續為15名鄉親理髮。
如今陳水添的工具包換了六次,推子也換了十幾把,但樂於助人的心始終沒有變。當被問及何時不做了,陳水添笑道:“只要走得動,就會一直做下去!”晨光中,那把發亮的推子,訴說著深山裡的溫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