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江淮晨報
合肥12名初中生“直通”西安交大
入選少年班后可實現“一考免三考”,8年直接獲得碩士學位
◤3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學2025年少年班(以下簡稱“西安交大少年班”)擬錄取結果揭曉。今年,西安交大少年班全國初三學生共招收130人,合肥12名學生入選。初三考生入選后可以實現“一考免三考”,通過“預科-本科-碩士”貫通式培養,8年直接獲得碩士學位。◢
競爭激烈,今年入選名額減少
經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學從1985年開始招收“少年班”大學生。其目的是不拘一格選拔智力超常、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優秀的少年,實施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依據已公開的成績查詢結果,經本報記者核實,目前合肥市共12名初三學生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12名學生分別為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楊晨、沈殷浩,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汪時謙、丁悠然,合肥市五十中學天鵝湖教育集團天鵝湖校區黃景行、尹思瀚;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學梅冬晟、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學姜恩澤、合肥市五十中學東校西園校區黃徐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中學王浩禹、合肥經開實驗學校王煜民、肥東縣第四中學王浩瀾。
依據西安交大少年班2025年招生簡章,考生可以通過報名系統自主報名,而往年少年班招生是以中學為報名單位,不接受社會和中介機構報名。這就意味著,報名人數大大增多。之前,西安交大少年班每年招生200名左右,初中應屆畢業生和高一高二在校學生有報考資格。2025年招生縮減至180名,且將初三和高一高二分為兩類招考。初三考生招收130人,高一高二招收50人。對於初三學生來說,今年的入選名額等於減少了35%。
“一考免三考”,8年直獲碩士學位
縱然競爭激烈,但初三學生一旦入選就可以“一考免三考”(免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故而很受學生、家長青睞。
依據培養方案,入選西安交大“少年班”的第一類考生(初三應屆畢業生),要進行兩年預科學習(第一年委託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江蘇省蘇州中學、天津南開中學、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培養,第二年起在大學培養)。針對極其優秀的預科一年級學生開通“預科直升本科”通道,入選者只進行一年預科學習。預科期間學習成績合格且綜合考評通過者轉入本科階段。入選的第二類考生(高一、高二考生),直接進入本科階段。
本科階段按照“基礎通識+創新能力”模式培養,達到學校相關管理規定要求者,直接保送為碩士研究生或長學制博士研究生。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獲得擬錄取資格的第一類考生和獲得入選資格的第二類考生均須參加所在省份高考補報名。西安交大少年班對考生高考科類要求為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須選考物理、化學,其他科目不限;其他省份為理工類。
獲得擬錄取資格的第一類考生無需參加高考。獲得入選資格的第二類考生須參加所在省份2025年高考。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2025年物理類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無此分數線的,參照該省本科一批理科錄取控制分數線)者,學校將予以擬錄取。
在被錄取學生身上,老師看到優秀的通性
“得知被錄取時,心情是非常激動的。”今年,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初三學生楊晨、沈殷浩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採訪中,面對鏡頭兩位少年自信、陽光的表現獲得眾多網友點讚。2023年,該校被西安交通大學授予“少年班優秀生源基地”,4年來共有9名學子被錄取,錄取總人數全省第一。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教師王靖表示,在這些被錄取孩子的身上都有一些優秀的通性。“較好的專注度、開闊的視野、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王靖總結,優秀的孩子不容易被外界的事情干擾,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專注度很高。其次,大部分被錄取學生都非常重視閱讀,在日常溝通和作業中可以輕易做到旁徵博引,這在少年班初試的文綜考核中是極具優勢的。
王靖是今年被錄取學生楊晨的班主任,也是他的語文老師。她表示,楊晨不管是在語文還是化學等其他學科答題中,都非常有邏輯,答題語言精煉。“我們各科老師在交流中發現,對於老師上課講過的要點,在他的作業當中可以得到完美的體現,其理性思維和融會貫通能力非常強。”
因材施教,關注孩子的擅長領域
2024年,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有四位學生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當時還八年級的合肥市五十中學東校西園校區學生黃徐嘉得知這一消息暗暗下定決心:“我也要考一個,為學校爭光。”雖然有了目標,但黃徐嘉並沒有刻意準備相關考試,仍在備戰中考。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測試對他來說,更像是一種“裸考”。“我覺得學校需要的是自然型人才,而不是被培訓過的。”帶著一股少年天然的自信與傲氣,黃徐嘉果真一路“過關斬將”,被成功錄取。
黃徐嘉的媽媽徐女士表示,作為家長,孩子的毅力與耐力有時候也讓她刮目相看。黃徐嘉從小就很喜歡電子產品,四年級時徐女士就給他買了手機,家裡的電腦、平板、無人機、單反也被他研究了個遍。“他特別自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研究配置,而不是打遊戲。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比我要求的還嚴格。”
對於育娃“攻略”,徐女士分享,她沒有帶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而是讓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搭建積木、機器人,鼓勵他學會自己思考。
記者在採訪部分老師、家長過程中發現,入選學生們並不靠“讀死書”,大多有自己的興趣擅長,在音樂、體育、科技等領域均有優秀的表現。
合肥經開實驗學校教師王文英介紹,入選學生王煜民不僅斬獲過全國青少年資訊學競賽特等獎,還以小提琴十級水準多次登上省級舞臺,榮獲“蜂鳥音樂獎”安徽省弦樂組多個獎項。“他的成長軌跡完美體現了學校的育人智慧——既築牢學科根基,又尊重個性特長。”
江淮晨報-合新聞記者 謝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