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新「露營搭子」,20萬起?
更新于:2025-03-26 04:20:26

很多人都不敢說,在春天裡,人有三件事最該干:

第一,趁著金三銀四,趕緊找份新工作;

第二,預約退稅,獲得今年第一筆“不勞而獲之財”;

第三,出門露營。

在這個終於可以賞花踏春的激動時刻,北京第一批露營人,已經刷爆了朋友圈:

wildeat的,搭天幕的,湖邊看鳥的……

其中,有幾位朋友,在眾多plog中獨樹一幟。

他們躺自己的新能源大床上,發朋友圈並配文:

“人生是曠野,那正是牛馬該去的地方。”

雖然看起來謙卑,但privilege已經盡數體現:

在最會玩的中產眼裡,現在的露營,早就next level了!

新能源車,新中產露營顯眼包

如果你能開著油車,在週六的下午,悠悠發一條定位在金海湖野營的朋友圈。

那麼說明你很懂生活,會調節心情,週六不用加班,而且運氣不錯——畢竟搖到了號。

如果你開著新能源車露營,那畫風就會多一些複雜感,多一些微妙感。

首先,你永遠不知道新能源車有多能“裝”。

天幕、摺疊桌椅、睡袋和充氣沙發,就算再貴,只是基礎配置;

而電磁爐,插水壺,咖啡機,戶外冰箱,才是新能源車真正身份的體現。

什麼原生態,什麼從0做起,此時都不在乎了,真正的露營,就是把家搬過來:

“就算bba再貴,終究還是外放電更爽啊……”

吃完飯,可以在放平的大床上看大屏視頻,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曹公子jojo

也能拿出幕布,直接在曠野投影。

這時候才有人悟了:“真正的露營最佳單品,其實是一輛電車。”

江湖傳聞電車有三寶,大空間、外放電、秒變床。

而對一線中產而言,把家打包裝進一台空間足夠大的車裡,然後在野外搭建起來一個家,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當一名高貴的小米su7車主在一個人搭帳篷,一個人搬東西時,他看似孤單,其實身邊已經有了小愛。

“接通外放電、喚醒車機後,小愛同學把踢腳線電暖氣設置到溫暖宜人的28度。

露營燈在流彩模式和燭光模式裡絲滑切換,養生壺也被喚醒,咕咚咕咚帶著野生氣息的白開,促成一壺手沖的絕佳氛圍。

雖然好像坐著在家一樣的事,但是心境完全不同了!”

只需要一根線,新能源車就變身巨大的充電寶。

從喝茶吃飯,到咖啡投影,無一例外地滿足野奢夢想。

不同的新能源車主,也有不同的嗜好。

即使特斯拉官配沒有外放電,也不能阻礙露營的快樂。

在model Y里買個床墊,床車露營大軍就這樣誕生了。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TheVeryWang

千島湖的景致再美,要搭配特斯拉ModelY車尾伸出的四條腿才有參與感;

野外篝火的火力再旺,都不如電子螢幕里永不熄滅的電子火焰。

而買vala pro的,可以物盡其用,時時刻刻拼樂高。

〓圖源:小紅書@vala

白天在露營地,它可以是移動的野外咖啡車、辦公桌,wildeat、wildwork兩手抓;

晚上車內可以拆卸的模組,就又能拼在一起,變成兩張大床,讓一家四口都睡下……

雖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3中國新能源露營白皮書》指出:

“76%車主會提前計算設備總功率,41%曾遭遇過載跳閘”。

雖然相傳理想L9車主群裡,有一份《放電設備段位錶》,還有人給《L9放電紅黑榜》,電烤盤容易跳閘,各家車用咖啡機有電壓波動曲線;

雖然外放電過程中的,往往會一邊快樂一邊電量焦慮;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移動咖啡car

但是下一次,還是會選擇新能源車作為“露營最耀眼的時尚單品”。

而插混車主閆如意說過:

“電就像一種智能手機,你知道它大概怎麼樣,但是也永遠想看它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那麼露營宇宙的終點,大概就是一輛新能源車吧:

隨時隨地,想躺就躺。

和我的人生目標一樣。

露營在中國:咱不當野人了哈

露營在中國爆火已經過去5年。

如果說最初,它只是“鋪一塊野餐布、發幾張朋友圈照片、把小零食帶到戶外吃一吃”的生活調味,

現在已經深深地植入到人們的生活方式中:

愛徒步的已經在印尼吸火山灰了,愛騎行的已經買上摺疊車了,愛動手工的已經自己學著用刀削碗削勺子cos魯濱遜了。

遙想當初,比起露營,我們可能更熟悉的名詞是背包客、驢友這類一聽就很野的詞語。

那時候的人,對野營有一個核心點:

“對現代生活的厭倦,和對回歸山野與環保主義的追求,尋找到人類原始的荷爾蒙和自我,是探險派的核心動力”。

而從2020年開始,“露營”這件事 便引爆大眾圈層。

在社交媒體助攻下,在現實狀況的無可奈何下,露營成為普通人度假住宿的替代性選擇。

“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

〓圖源《花兒與少年 露營季》

既然出不了遠門,郊區扎帳篷也算放鬆,一時間,飛盤、路沖相關的戶外活動也流行了。

這樣的露營,不吃硬苦,主打放鬆,精神愉悅勝過體力對抗。

這段時間中,露營市場也在高速發展。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21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激增至299億元。

用一些業內人士的話來說,“露營在中國,加速前進了5到10年。”

也就是在如此高速的裂變里,休閒派人士的內部,迅速催生出了子派系——精緻露營派。

普通露營的裝備清單,是簡單基礎款:

防水帳篷、輕量化睡袋、便攜桌椅,核心訴求是安全、輕便、性價比,講求的就是一個“撕開都市生活,在曠野中當野人”;

而精緻露營的裝備,更像是中產身份象徵:

Snow Peak鈦杯必配流蘇披肩,Nordisk大白熊帳篷要搭原木傢俱,碳纖維天幕、航空鋁摺疊桌、模組化廚房系統。

咖啡是手衝壺現磨,晚餐需用琺瑯鍋煎牛排……

玩的越深入,要求就越來越高。

原本本身露營是回歸山野的代名詞,什麼都要自己動手,區別於現代快捷生活;

但人們逐漸發現,即使走出了鋼筋水泥,來到了山林,鑽木取火還是太難了一點。

山野是必須去的,但是享受也是不能丟的。

那既然電力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新能源車的存在,為人提供了一些“既要又要”的可能。

從精緻的咖啡煮泡到絲滑烤肉,一趟解決了;

想要的大床和星空,就在車裡;

原生態的美和現代生活的方便,我全都要。

〓圖源:小紅書博主@查理布朗熊

新能源車就像是“既會做飯又能省錢,既精緻好看又經濟划算”的約會物件那樣。

它與新中產的露營美學,完成了盛大的配對儀式。

現在,如果你讓我拍一出露營愛情故事,它的主角就是一輛電車:

已然春天的南方,一位INFJ又帶著她的移動大床房出發了。

5平米的車內solo就是詩意的全部。

放下單側座椅,鋪上床墊,打開露營模式;

再烤上一盤華夫餅,就著莓果和蜂蜜,拼一個樂高……

〓圖源:小紅書博主@查理布朗熊

能躺也能露,電車在,生活就有勁頭。

從“蔚小理”三巨頭開始,各家各戶都成立了與生活方式和電商商品售賣相關的部門。

打開任何一款新能源汽車品牌App的商品區,你可能發現自己誤入了什麼精緻戶外美學的動員大會。

一站式的路亞套裝,碳纖維的登山杖;

從露營裝備到休閒零食,從戶外穿搭到家庭量販……

這些商品的存在,都給人一種場景化的想像。

把”山野“、”露營“、”野炊“的美好想像,和新能源車進行強綁定,販賣給人一種唯美的山野幻覺:

“擁有我們的車,你就不再是牛馬!“

追求新玩法的、喜歡美和潮流的年輕人,重社交媒體分享、容易被種草的新中產們。

左手下單新能源汽車,右手即刻打開潘朵拉的“電”魔盒。

雖然不少人吐槽某些車廠:

“您車還沒造出來呢,生活美學先安排上了。”

但是不可避免地,這種“野中帶電”的生活方式,無論從體驗還是社交符號上講,都極具吸引力。

甚至於還出現了一些戶外放電等級的內卷,比拼哪個車在什麼場景下能夠用更多大功率的電器。

作為“野營充電寶”的電車,逐漸成了中產的社交資本。

去除“野性”的精緻露營時代,“電備競賽”開始了。

千瓦時丈量遠方,成年人就得既要還要

有了新能源車后,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

一位小紅書使用者答:“省了油錢,更願意出門了,但又多了吃喝玩樂花錢的理由。”

圍繞著顏值高、性能豐富的電車,已然形成一大批擁躉,再加上這兩年補貼與降價的趨勢,即使換電服務不再免費了。

大家也願意置換一輛大玩具,作為延展生活趣味的幫手。

回首燃油車時代,世界大談特談的是機械崇拜。

步入電車世界,在AI智慧物聯成為人們日常不可或缺的幫手時,也不得不承認,中控屏上的剩餘電量百分比,決定了高品質遠方的限時性。

〓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建偉同學

在這個可控式冒險的元宇宙里,“既要還要”成了人們熱衷討論的重點。

既要精緻露營,又要實用可行,既要星星月亮,又要熱水暖氣。

此刻,我的腦中忽然閃過一條過年時看到的新能源電車廣告:

足夠大的MPV里,坐著老中幼三代人,爸爸在前排開車,副駕上的爺爺看著導航紅紅的一片。

春節出行難免堵車,但一年到頭,也就只有春節大家都才有空。

中間的媽媽把桌板攤開,拿出電腦改工作方案,情緒顯得有些焦灼。她不想把表情展現給後排正在玩樂高的孩子。此時一不小心,爸爸開錯了高速出口。

這個廣告片的結尾,是一家人“將錯就錯”,在下一個高速出口出去,臨時在水庫邊進行了一次半路露營。

現實似乎就像是廣告那樣。

一個有老下有下的朋友A告訴我,忙完了工作日的兵荒馬亂之後,週末最大的放鬆便是開著電車帶著全家去最近的城市邊緣坐上一下午。

他們露營從不過夜,休閒的方式也就是讓老人喝喝茶、嗑嗑瓜子,讓狗和娃放放電,讓自己癱一癱。

習慣了獨身主義的朋友B,最近則沉迷於小紅書上那些獨自開車的偽公路MV,那些電車博主沒有幹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不會像《末路狂花》那樣,面臨人生命運的逆轉,僅僅是待在一個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的佈置溫馨的幾平米里,這趟上班路,好像便多了一些喘息的縫隙。

〓圖源《一人露營》

一輛新能源車,便是現代人最小單位的精神避難所。

如果能去自然中避難,那就更好不過了。

作者 | Yumi

編輯 | 杜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