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住了兩年就發現,做無主燈的家真的沒什麼看頭。
別說審美疲勞,它根本就沒有審美。
副作用還很明顯:一個不小心,千瘡百孔的吊頂搭配了亮光磚,好像整容過度,想修復都不知道從何下手;而刺眼、費電更是長久地讓人焦慮。
圖源:網路
反而羡慕那些精心挑選了吊燈的家,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喜歡。
就算被時間打磨出痕跡和泛黃,也更添了一種歲月的質感。
用吊燈
裝修像開了外掛
很多人裝修,都不在意燈飾的作用,尤其是吊燈,嫌棄它是美麗的廢物。
其實吊燈是家裡最好的裝飾品。
我們經常說,軟裝是最容易出效果的,而在軟裝中,燈具和沙發一樣,都處於家裡空間的核心位置。
一個家的風格定調,一家之主的生活品位,低頭看沙發能略知一二,再抬頭看看燈,基本就八九不離十了。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如果我們的家是那種很有風格特點的,沒有幾盞與之匹配的吊燈,再精心的設計也總會淡了幾分。
就好像畫了眉毛眼線,塗了粉底腮紅,最後因為沒有塗口紅,而化妝無效一樣。
所以,想要家裡更好看、更驚豔,吊燈實在是生花之筆。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另外,吊燈就像「葯屆網紅」布洛芬,它出現的地方都會讓人很治癒。
在客廳,吊燈無異於影視劇裡的大女主,能幫你聚焦一個家的閃耀之處。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它在餐廳營造氛圍也是一把好手,「低吊」的餐廳燈,能讓食物看起來更加「秀色可餐」。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但如果只是中規中矩地選擇了客廳和餐廳吊燈,那你可能埋沒了吊燈的優秀才華。
它在臥室也十分出彩,溫馨、浪漫都是它的代名詞。
怕壓層高不妨選一款短吊燈,收起一部分燈線,可甜可鹽,美觀且實用。
或者選擇床頭吊燈,從天花板上垂墜而下,不用複雜的裝飾,氛圍感就十足。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其實,在家裡的任意區域都可以用吊燈,增加重點分散照明。
如玄關、陽臺、梳妝台上方、廚房水槽、衛生間洗手池上方等,好看又增添趣味。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BUG多
是沒選對
總有網友擔心吊燈不夠亮,是對吊燈極大的誤解。
首先,有些吊燈在外國人家裡,本身就不需要很亮,人家就是為了氛圍裝飾的,而且歪果仁也不像我們那樣酷愛燈火通明。
圖源:D5社區
我們也一樣,吊燈亮不亮要先確定自己家吊燈的用途。
另外,除了那些遮擋光線的設計,大多數吊燈不亮是因為光源沒選對。
決定燈亮度靠的是光通量,它的單位是流明lm,不是瓦數。
住范兒老早之前就寫過關於燈亮度的內容,老粉兒們應該還記得。
所以只要光源光通量在300-500lm以上,無論是吊燈還是吸頂燈,亮度是一樣的。
網購燈泡多數不標註這個參數,可以專門找客服問一下。
圖源:IKEA
每個人對亮度的感知都不一樣,怕不夠亮還可以買個智能燈泡,亮度可以隨意調節。
而光源越亮越費電一說也很離譜,現在都是LED光源,這種光源本身都是節能的,早就不是白熾燈的時代了。
因此,吊燈不夠亮,大多是光源的錯。
即使家裡有學習的小朋友,選一款簡單而美觀的吊燈,日常活動亮度也完全夠用。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況且就算是安了無主燈和吸頂燈,也不能保證全屋的每一處都有不背光的照明。
具體功能區還是需要用檯燈、落地燈來補充。
燈光佈置的底層邏輯就是哪裡不亮點哪裡,這麼 so easy!
除了暗,吊燈還有個萬年被吐槽的老梗——落灰難打理。
對此我想說,一年裡,每天看著取悅自己的燈具,讓居住更有幸福感;和半年、一年清洗一次吊燈,只是某類款式有些許灰塵相比,這是一道享受遠大於受累的數學題,小學生都會做吧。
而像我這樣「心中無灰,哪哪無灰」的懶人,別說吊燈的灰不理會,其他地方的灰也不一定經常擦。
要是實在擔心就別選開口向上的吊燈,選全包裹或是開口向下的,讓灰塵無處可藏。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況且生活本來就不是一塵不染的,為什麼還要在一盞燈上PUA自己。
喜歡就買嘛,一盞燈而已,又不是結婚嫁人,用不著做一份風險評估報告。
選不好
才是災難
成也顏值,敗也顏值。
買不買做決策可以「魯莽」些,買什麼款式和大小就值得細心分析了。
要不然,選錯了吊燈才是真正的災難。
吊燈需要聚焦視線,需要更加醒目,但是容易翻車的吊燈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款式過於誇張,比如前几年一直被诟病的某些水晶灯。
它醜不是因為它是吊燈,而是它那些闪耀的灯球太过极繁,燈光配色太像蹦迪。
所以,要想美得高級一些,吊燈的款式還是要以經典款或是小眾有設計感的為主。
如果只追求氛圍感的話,樣式、材質,一切都不受限,怎麼好看怎麼來。
但想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那麼客廳主燈要大氣,同時要保證亮度,選擇金屬、水晶、亞克力等材質偏硬一點的,而且圓形要比方形看上去更協調。
木質、藤編、布藝、紙質等更柔和,材質較輕,比較適合放在臥室,不壓抑也更顯溫馨。
餐廳以及其他地方,選擇小巧有設計感的小型吊燈。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再就是選購時要善於排除一些容易後悔的選項。
比如想要亮一點,就不要選擇燈罩太厚重、有邊條遮擋的。
圖源:小紅書 選了設計昏暗的燈,換了光源效果也不理想
還有仿鎢絲燈的光源會晃眼,這類的吊燈慎重點選擇。
圖源:小紅書
尺寸方面就不必過於保守,住范兒一般建議吊燈都大一些,只要層高超過2.3m,吊燈的直徑要在50cm以上才更好看。
不用擔心壓層高,吊燈把人的目光吸引過去,讓燈和房頂之間還有距離,視覺上反而拉伸了層高。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當然,為了避免太大而頭重腳輕,吊燈尺寸也有一定的參考比例。
網上買吊燈,賣家一般會給出吊燈直徑尺寸,一般家裡,室內(長+寬)/12=吊燈直徑,多頭的支型吊燈有細微變化,產品詳情上會有標註,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房間大小諮詢客服。
圖源:淘寶
加裝燈盤的話,燈盤的尺寸比燈具大15~20cm會比較好看,太小會有一種大頭兒子戴小頭爸爸帽子的感覺。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如果不小心翻車了,吊燈改造一下也容易。
假如原有的吊燈款式太舊了,就去網上淘一些燈罩,有專門賣燈罩的店鋪,用不了多少錢,吊燈就改頭換面了。
喜歡DIY的網友,也會把家裡的筒燈、吸頂燈改成吊燈。
吸頂燈改吊燈,先拆掉吸頂燈,在原有的燈線上即可安裝,需要注意避開燈線盒,方便打膨脹螺栓。
如果吸頂燈有安裝痕跡,可以用補牆膏補一下。
也可以用燈盤來遮蓋,痕跡太大可以選擇拼接的燈盤,根據吸頂燈的痕跡定點遮蓋。
圖源:小紅書
還有省流版,直接買雪梨紙,捏皺了用熱熔膠粘在原來的吸頂燈罩上,或是用其他燃點高的材料裝飾,發揮你的創造力吧~(小聲嗶嗶,不建議輕易嘗試,實際不怎麼好看,感覺翻車的還挺多的)
圖源:小紅書
筒燈改吊燈就更容易了,把吊燈的原廠吊裝配件換成卡扣形式的,卡在原有筒燈的洞里,即可無痛改造,記得吊燈的燈碗要能夠遮住筒燈的洞。
圖源:小紅書
如果想把吊燈移位,可以用明線,線多垂一點會更自然。
或者網上買個吊燈移位器,幾塊錢解決。
圖源:小紅書
說到底,各花入各眼,我說吊燈好,也不見得無主燈就不好,吊燈和無主燈本就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關係,好多人家裡會選擇客餐廳吊燈兼無主燈,有繁有簡還挺好看的。
總之什麼鍋配什麼蓋,還是那句話,花差不多的錢,我覺得吊燈可以讓家更有家的味道,帶來照明+裝飾的雙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