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程式師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從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到網頁顯示出來內容,網路中究竟發生了哪些過程?你是否渴望瞭解網路設備和軟體是如何在網路中協同工作的?或許你已經掌握了一些零散的網路知識,但希望將其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你是否想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有效地運用網路技術?當然!我知道你們的答案,也知道你們在無數本圖書中徘徊之後想要這樣一本書——
👉👉👉一本深入淺出、可以帶你領略網路世界全貌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盧根勤是一位深諳讀者需求和技術痛點的研發人員,看看他寫書的方式和為大家製作的探索網路全貌之旅路線圖就知道了。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瀏覽器訪問 Web 伺服器並顯示網頁這一過程的全貌。這一過程包含了瀏覽器和 Web 伺服器之間的一系列交互。
(1) 瀏覽器:“請給我 ××× 網頁的數據。”
(2) Web 伺服器:“好的,這就是你要的數據。”
在這一系列交互完成後,瀏覽器就會將從 Web 伺服器接收到的數據顯示在螢幕上。
要實現這種交互,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在瀏覽器和 Web 伺服器之間傳遞請求和回應的機制,一個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能夠將請求和回應準確無誤地發送給對方的機制。由於請求和回應都是由 0 和 1 組成的數字資訊,所以可以說,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將數位資訊搬運到指定目的地的機制。
這種機制是由操作系統中的網路控制軟體,以及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分工合作來實現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將數位資訊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塊,然後裝入一些被稱為“包”(移動數據流量)的容器中來運送。
大家可以這樣理解:包相當於信件或者包裹,而交換機和路由器則相當於郵局或快遞公司的分揀處理區。包的頭部存有目的地等控制資訊,通過許多交換機和路由器的接力,就可以根據控制資訊對這些包進行分揀,然後將它們一步一步地搬運到目的地。無論是家庭和公司里的局域網,還是外面的互聯網,它們只是在規模上有所不同,基本的機制都是相同的。
前面介紹的這個負責搬運數位信息的機制,再加上瀏覽器和 Web 伺服器這些網路應用程式,這兩部分就組成了網路。也就是說,這兩部分組合起來,就是網路的全貌。
不僅如此,作者還在各章的結構上花了很大功夫,大大提升了整本書的趣味性。各章的內容分為熱身問答、探索之旅的看點、正文、小測驗幾個部分,還有若干個專欄。
熱身問答
在各章的開頭有一些簡單的熱身題,都是判斷對錯的題目,大家一定要試試看。
探索之旅的看點
探索之旅的看點總結了正文將要介紹的主題,可以以此來瞭解該章的梗概。
正文
熟悉了看點之後就該正式出發了。在這一部分,我們將邀請經驗豐富的導遊來進行講解,相信即便是不具備任何網路知識的讀者也能夠想像出現實中網路的樣子。請大家靜下心來,慢慢欣賞。
小測驗
這是一些和正文內容相關的測試題,大家可以用這些題目來確認自己的理解程度。答案位於下一頁中的專欄的最後。
專欄“網路術語其實很簡單”
在專欄中,探索隊長和探索隊員會以對話的形式介紹一些網路術語的詞源。這些術語大家平時可能感覺很難,但通過了解它們的詞源,就能夠理解其本質含義。讀完這部分會讓你覺得這些術語變得親切了。
書中涉及的關鍵詞,基本都是網路學習中會遇到的實用知識點。不管是工作中想查缺補漏,還是學習中想準備考試或者是沒有計算機基礎,想了解計算機的運行。相信這些實用的內容都可以説明你更好地將知識點串聯起來!
因為內容好、實用性強,很多讀者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豆瓣評分高達 9.1,1.3 萬人標記想讀,實際銷量已經突破 12 萬冊,好評如潮:
另外《Wireshark網路分析就這麼簡單》的作者林沛滿老師還給這本書作序推薦,他是這樣評價這本書的:
本書環環相扣,如流水般自然,結構上完全順應了人類的思維習慣。
“從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始,引入了 HTTP 消息;由於消息要交給伺服器,所以用 DNS來解析其功能變數名稱;消息到達伺服器之前需要傳輸,就要懂得 TCP 和路由交換……環環相扣,如流水般自然,結構上完全順應了人類的思維習慣。這不正是我想像中一本網路科普書該有的樣子嗎?”
讀懂了這本書,你就理解了網路世界的全貌。
“跟很多日本作者一樣,作者戶根勤的表達風格也是細緻周全,所以不用擔心閱讀壓力。毫不誇張地說,讀懂了這本書,你就理解了網路世界的全貌。這一點對初學者尤為重要,因為想要在學習中觸類旁通,前提就是知識面到位。”
“對於引進型書籍,讀者們最擔憂的其實還是翻譯品質,我也曾經因為拒絕翻譯腔而只讀原版。不過花卷的語言能力一向讓人放心。花卷的技術功底對我來說也是個謎,我看過他關於操作系統的書,和他探討過不同類型的 VPN 如何架設,有一天我 Google 搜索固態硬碟的工作原理,搜到的一篇科普文章竟然也是他寫的。也就是如此深不可測的譯者,才能駕馭覆蓋面這麼廣的書吧。”
“假如想學得再深一點,我建議自己多做一些實驗(其實對於任何技術書都一樣)。比如書中第 176 頁講到的地址轉換,我們完全可以在家裡配置一下試試。在配置的過程中,你很可能會遇到問題並解決它,這樣就能理解得更深入了。”
大模型時代,計算機通識教育越來越重要,不管是你是菜鳥入門進階,還是中級程式師查漏補缺,亦或是高手程式師向家人普及計算機知識,這本書都是你的最佳選擇!
作為被大家熟知的計算機通識系列經典圖書,“怎樣”系列除了這本廣受好評外,還有另外六本,從基礎知識到深層運用,“怎樣”系列通過最簡單的話和圖示拆解難以理解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大模型時代每個人都需要瞭解一點計算機通識知識,那就用這套書來給自己充電吧。
👇大模型時代通識教育必備
《程式是怎樣跑起來的(第3版)》
矢澤久雄 | 著,周自恆 | 譯
原版重印 50 次,暢銷經典,本書從計算機的內部結構開始講起,以圖配文的形式詳細講解了二進位、記憶體、數據壓縮、源檔和可執行檔、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式的關係、彙編語言、硬體控制方法等內容。
《計算機是怎樣跑起來的(第2版)》
矢澤久雄 | 著,胡屹 | 譯
“計算機組成原理”圖解趣味版,本書以圖配文,以計算機的三大原則為開端、相繼介紹了計算機的結構、手工彙編、程式流程、演算法、數據結構、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資料庫、TCP/IP 網路、數據加密、XML、計算機系統開發以及 SE 的相關知識。第 2 版的部分程式改用 Python 來呈現,資料庫改用 MySQL,並對加密部分做了升級。
《網路是怎樣連接的》
戶根勤 | 著,周自恆 | 譯
蹲馬桶就能看懂的網路基礎知識,本書以探索之旅的形式,從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開始,一路追蹤了到顯示出網頁的內容為止的整個過程,以圖配文,講解了網路的全貌,並重點介紹了實際的網路設備和軟體是如何工作的。
《面向對像是怎樣工作的(第3版)》
[日]平澤章 | 著,侯振龍 | 譯
本書以圖配文,語言通俗,即使是文科生也能看得懂。直觀易懂地介紹了面向物件的全貌及其包含的各項技術,包括面向物件程式設計、框架、設計模式、UML、建模、面向物件設計和敏捷開發方法等。特設“程式設計往事”“物件的另一面”專欄,生動有趣,新增“當今的 OOP”專欄,介紹 Java、Python 等當今流行的程式設計語言的新動向。
《Linux是怎樣工作的》
武內覺 | 著,曹栩 | 譯
198 張圖解+大量實驗程式,直擊 Linux 核心工作原理。原富士通一線 Linux 內核開發工程師基於十餘年經驗執筆,專業實用。聚焦 Linux 核心功能,簡明易懂地介紹了 Linux 操作系統的運行原理和硬體的基礎知識。
《TCP是怎樣工作的》
安永遼真 | 著,尹修遠 | 譯
“TCP 技術入門”通俗圖解版,通俗易懂地講解了長期不會過時的 TCP 技術,直擊 TCP 技術核心演算法。146 張示意圖説明理解,詳略得當,為讀懂大部頭開路。深入 TCP 核心技術,重點講解擁塞控制演算法(CUBIC、BBR等)。使用 Wireshark 和 ns-3 等搭建模擬環境,切實體驗演算法流程。
《機器人是怎樣工作的》
瀨戶文美 | 著,許永偉 | 譯
智能機器人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感知周圍環境,又是如何運動的?本書旨在引導讀者了解機器人的概貌,對機器人行動的基本原理建立起整體印象,因此在講解時並未使用深奧的術語和複雜的數學公式,即使小朋友也能看懂。
怎樣全套:
Like
Share
Wo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