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助力,糖尿病人實現精準血糖管理
更新于:2025-03-26 06:57:20

來源:【醫師報】

血糖管理對於糖尿病人而言是一堂必修課,良好的血糖控制有賴於糖友對自身血糖的及時監測,以及基於血糖情況對治療方案、飲食、運動等多方面的調整優化。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當下,依託於有力的血糖管理新技術可以使糖尿病人真正實現“三分院內治,七分院外管”。

不住院能調整血糖

林大媽是一位糖尿病病史十幾年的老糖友,因為害怕紮手指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監測葡萄糖。這天林大媽來內分泌代謝科門診複診,一查嚇一跳,林大媽的隨機血糖已經達到25mmol/L,糖化血紅蛋白高達12%。醫生告訴林大媽,這麼高的血糖,需要住院接受治療。林大媽一臉愁容,說啥都不肯住院。

對於林大媽這種血糖嚴重升高的情況,如果回家不住院降糖治療,醫生無法及時瞭解血糖的變化情況並調整降糖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血糖持續控制不佳或者出現低血糖事件,對林大媽來說風險極大。 醫生了解情況后,根據她的血糖制定了短期胰島素強化降糖的方案,同時為她介紹了血糖管理“黑科技”——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以及互聯網+院外血糖管理便民服務。

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是臨床常用的血糖監測手段,可以連續監測血糖水準,提供連續全面的血糖變化資訊,易於發現隱匿性高、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動。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可以連續14天監測血糖資訊,其工作原理是由一個植入皮下組織的微小探頭持續監測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並將監測到的葡萄糖濃度數據無線傳輸到感測器上,佩戴者只需使用掃描儀輕輕一掃即可獲知即時的血糖數據,了解體內血糖水準。

互聯網+院外血糖管理便民服務是門診病人佩戴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后,居家監測葡萄糖變化,與主管醫生通過微信溝通,將監測數據、每天的飲食和運動情況等反饋給醫生。醫生根據病人的血糖變化情況,動態指導調整降糖用藥方案(如胰島素劑量),並對飲食、運動等進行指導建議。糖尿病人通過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隨時瞭解自己的血糖變化情況,在家中享受醫生的遠程指導服務。特別是對於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來說,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院外血糖管理便民服務是保證血糖快速平穩達標的雙保險。

揭開血糖管理“黑科技”的神秘面紗

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適用於所有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友,它使用簡單方便,只需要三個步驟。

第一步:護士安裝感測器——將感測器貼於手臂上部

第二步:掃描——用掃描檢測器接近感測器進行掃描

第三步:獲得數據——隨時隨地獲得葡萄糖讀數

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改變了傳統測糖方式,在臨床血糖監測管理中具有多重優勢。它使用起來無痛感,避免頻繁扎針或采血。感測器外觀設計小巧,隱蔽性好,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運動等,門診即可佩戴,隨戴隨走。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每隔幾分鐘更新一次血糖數據,可連續監測14天,更好地捕捉血糖波動,反映血糖變化趨勢。並且,基於記錄存儲的所有血糖數據,可以進行數據分析優化糖尿病管理方案。對於糖友來說能夠隨時瞭解餐后血糖情況,觀察哪些食物會導致血糖水準劇烈波動,從而優化飲食選擇。同時可以把每天的監測數據及飲食、運動情況反饋給醫生,便於醫生進行個體化指導,以更好地達到控糖目的。

在實際使用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遠離強磁場,如果近期計劃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可完善檢查后再安裝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

2、睡覺時宜平卧或向未佩戴儀器的一邊側卧,避免反覆擠壓造成感測器探頭脫落;

3、勿撕開感測器表面貼膜,若感測器探頭意外脫落,嚴禁再次使用;

4、使用期間不影響洗澡,但盡量避免使用花灑直衝安裝感測器部位。

規範化自我監測實現精準血糖管理

林大媽在聽取醫生建議后,當即安裝了一個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回家,每天給主管醫生反饋血糖數據、胰島素用量、飲食情況等。醫生根據林大媽的血糖變化情況指導她動態調整飲食及運動,使其血糖很快便得到了平穩的控制,期間未出現低血糖事件。下圖是林大媽開始佩戴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8天的動態葡萄糖圖譜,從中可以看出,首日葡萄糖平均值高達13mmol/L,高於目標範圍的時間高達90%。在接受治療后的每日圖譜中,葡萄糖在目標範圍內的時間佔比逐漸增加,在第5日開始穩定在90%及以上。

2周后門診複診,林大媽繼續安裝了一個新的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因為血糖控制平穩,注意飲食,她的胰島素用量已經比2周前的方案少了一半。4周后再次複診時,醫生便為她停用了胰島素降糖方案,轉換為口服降糖藥方案。林大媽主動要求繼續安裝新的儀器來監測血糖進行精準管理。林大媽對於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新技術和互聯網+院外血糖管理服務的結合使用十分滿意,她激動地說,這“黑科技”就是隱形的“貼身保鏢”啊。

專家名片

孫嘉 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

專業特長:擅長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採用非藥物干預減重治療單純性肥胖及其相關併發症,如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高脂血症、月經異常等;在甲亢、甲亢突眼、結節性甲狀腺腫、痛風、垂體腎上腺疾病、兒童1型糖尿病、青少年肥胖、性早熟及生長髮育障礙的診斷與治療上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內分泌代謝科門診:週一、二下午,週三、週四上午

特需內分泌代謝科門診:週一上午

本文來自【醫師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發佈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