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鐵路醫生”為隧道“聽診”
更新于:2025-03-26 03:22:24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賀州3月22日電 (冷鵬飛)“今天的現場作業是檢查益湛線瀨窩隧道,所有人帶好信號燈,仔細檢查隧道拱頂、洞壁、排水溝、道床,不要遺漏任何一處安全隱患。”近日清晨,國鐵南寧局桂林工務段賀州路橋檢查工區工長葉春雷正在佈置工作任務。

圖為桂林工務段職工檢查橋隧設備。冷鵬飛 攝

  6時45分,葉春雷帶領一行人來到益湛線K630+166m處隧道入口附近。“今天的作業分成兩組,我和鄧翔一組,負責隧道邊牆;李楠和馬志峰一組,負責排水溝。大家帶好照明燈具和檢查設備,開始作業。”在葉春雷指揮下,大家立即行動起來。

  為隧道“聽診”,是一項精細的技術活,由於隧道空響、滲水裂紋等病害非常細小,部分病害更是隱藏在襯砌內部,肉眼無法查看,只能通過“聽診”的方式進行檢查。

  “隧道敲擊檢查主要靠‘聽’,檢查錘就是我們的‘聽診器’,如果在敲擊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需要在對應位置做出標記,留存現場資料,在檢查記錄本上開出‘診斷書’,明確病害的位置、大小、類型等資訊,然後組織分析確診,對症下藥,最後按輕重緩急的順序納入計劃整治。”葉春雷說。

  負責檢查排水溝的李楠和馬志峰進入隧道,對隧道內的排水溝進行檢查,眼神專注、表情嚴肅,認真檢查是否存在堵塞水流的情況。

圖為桂林工務段職工檢查橋隧設備。冷鵬飛 攝

  兩人抵達K630+420m處,馬志峰發現排水溝里積攢的淤泥等雜物阻斷了排水。李楠蹲下身子,雙手緊緊抓住蓋板邊緣,用力往上掀起蓋板,然後彎著腰,小心翼翼地用鐵鍬清理排水溝底部。在狹窄的排水溝里人體活動空間極為有限,李楠只能半蹲著,雙腿微微顫抖,努力維持著身體平衡。他緊緊握住鐵鍬,將鐵鍬插入堵塞的水溝中,用力剷除淤積物,不一會兒,額頭上沁出汗珠。

  隧道的另一邊,葉春雷和鄧翔兩人對隧道邊牆進行檢查,他們手持檢查錘,一絲不苟地敲擊每一寸牆面,檢查隧道結構完整性。

  “要仔細檢查隧道是否有裂縫,是否有掉塊,對病害處所要留好影像資料。”葉春雷邊檢查邊提醒鄧翔。

  兩支隊伍在隧道內有序檢查,1米、10米、100米……

  他們認真地檢查測量,全然不顧身上的汗水與隧道的煙塵交織,聚精會神地投入到各項檢查工作中。

  8時30分,當天上午巡檢任務結束,兩隊會合後一起走出隧道,清晨的陽光灑在每個人身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