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農業10年節水逾6億立方米
更新于:2025-03-26 03:14:09

本文轉自:寧夏日報

精打細算 以水定地

寧夏農業10年節水逾6億立方米

本報訊 (記者 裴雲雲)農業是寧夏第一用水大戶,“以水定地”方面,寧夏農業農村系統重點採取了哪些措施?3月21日,記者在自治區全域深化拓展“四水四定”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4年全區農業農村系統以“四水四定”為牽引,堅持工程節水、農藝節水、管理節水多管齊下、一體發力,農業取水量56.86億立方米,較10年前減少6.27億立方米;農業灌溉面積1079萬畝,較10年前增加260.89萬畝,有效緩解了寧夏水資源供需矛盾,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穩定增收。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農業農村系統統籌考慮節水、生態、經濟等因素,科學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和種植規模,逐年調減水稻等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大力推廣綠色節水種植模式,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2024年全區水稻種植面積36.3萬畝,比2020年壓減54.9萬畝。全年累計投資資金31.4億元,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全區高標準農田規模達1101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77%,有效提高農田蓄水保墒能力。深入實施現代高效節水農業‘三個百萬’工程,累計發展高效節水農業645萬畝,占農業灌溉面積的60%,2024年全區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86,較2020年提高6.5%,農業節水效益成效明顯。”常學文說,數位賦能農業用水實現了灌區管理“數位化”、水肥滴灌“智慧化”、灌溉服務“便捷化”,推動農業“三省兩提兩增”成效顯著,較高效節水農業項目實施前,可省水30%,省肥20%—30%,節省工作力80%以上,機械作業效率提高20%,耕地利用率提高10%,畝均增產15%,畝均節本增收500元以上。

今年,全區農業農村系統將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全國率先將符合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擴大高效節水農業技術的應用範圍,探索更多適合本地特色的節水灌溉模式和技術。加強培訓指導和政策宣傳,提高農民群眾對節水技術的認識和應用水準,推動高效節水農業縱深發展。統籌考慮水資源條件和糧食安全,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壓減高耗水農作物種植,擴大低耗水高耐旱作物種植,因地制宜推行輪作休耕。完善監測與管理體系。構建穩定的農田供水和滴灌水肥精準施用系統,實現配水施肥管理“按方計量”。

“土蛋蛋”變形記
“土蛋蛋”變形記
2025-03-26 04:50:01
油菜花海 綻春光
油菜花海 綻春光
2025-03-26 04:50:43
湖南耒水“鉈異常”
湖南耒水“鉈異常”
2025-03-26 04:50:48
奶奶的無奈
奶奶的無奈
2025-03-26 04: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