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咕嘟咕嘟冒泡的熱鬧勁兒,和活蹦亂跳的
Q彈,就問你馋不馋
第一次吃土豆粉,還是有一年跟著鄭州朋友回鄉遊玩的時候。
十來塊一份,份量感人,整個小砂鍋端上來,讓人忍不住問這是幾人份?
湯底酸辣過癮,鵪鶉蛋、豆皮、海帶絲、黃花菜、金針菇、丸子、青菜……撈都撈不完。
回來總惦記這一口,昨天跟朋友聊天還提到了。
可惜廣州沒幾家土豆粉店,湯底不對味,份量也打折。
幸好咱是美食博主,動手能力強(主要是馋),大不了自己做嘛——
砂鍋土豆粉
鄭州大街小巷都能見著土豆粉店,數量僅次於烩面店,朋友還調侃過鄭州是“土豆粉之城”。
也發展出不少連鎖店,如今在東北、河北、陝西、甘肅整個大北方都挺常見。
趁著現在南方分店少,咱們研究下方子,沒準還多了條生財之道。
砂鍋土豆粉的關鍵,在於湯底,要熬骨湯、炒香料、調醬汁......這個時間成本有點勸退。
我找到了一個作弊的法子,連調湯底加煮配菜,攏共不超15分鐘。
秘訣就是速成高湯:炒香豬肉沫后加開水煮。
雖不及骨湯濃厚,鮮味也很不錯,還避免了高嘌呤的風險。
也不費心炒香料,用現成的火鍋底料,辣度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調節。
砂鍋土豆粉可以做不同口味,香辣、酸辣、三鮮、珍菌、番茄......
我今兒做的是酸辣口,還有點回甜,除了火鍋底料,還有醋和甜麵醬的功勞。
都是廚房常備調料,用量不多,但各有風采,不建議隨便省略哈!
湯底搞定,接下來按喜好放主食、配菜就行。
北方人吃砂鍋土豆粉還喜歡兩摻,就是土豆粉混著刀削麵或是米線。
我嘛,獨寵土豆粉!夠勁道!
配菜的話,丸子、菌菇、豆製品、蔬菜都行,想吃啥就放啥。
鍋具最好用砂鍋,聚熱性好,吃到最後也不涼。
煮好后還能直接就著吃,碗都不用洗。
沒有的話也沒關係,家裡的奶鍋、湯鍋、鐵鍋都可以用上。
強烈建議每個打工人都學起來,肉菜主食一鍋端,省事管飽不糊弄!
- 砂鍋土豆粉 -
[ 成分 ]
湯底:後腿肉沫50g 火鍋底料40-80g 甜麵醬1大勺 燒烤辣椒面1大勺 生抽1大勺 蠔油1小勺 陳醋1大勺 花椒油1小勺 蒜末1大勺 蔥白1小勺
配菜:土豆粉1包 千張絲30g 菌菇100g 火鍋丸子150g 土豆片50g 青菜30g
此配方適合1-2人食用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土豆切1mm薄片,加少許白醋泡水防止氧化,千張切絲,其他菌菇、青菜、火鍋丸子洗凈備用
砂鍋土豆粉配菜很隨意,根據個人口味選擇
2.砂鍋起鍋熱油,加入50g後腿肉沫炒散,加入蔥蒜炒香,加入40-80g切碎火鍋底料、1大勺甜麵醬、1大勺辣椒面,小火炒出紅油
肉沫打底,火鍋底料+甜麵醬+燒烤辣椒面,讓湯底鮮辣回甜
3.加入800ml開水沸騰后,加入1小勺生抽、1小勺蠔油調味,小火煮3分鐘
4.按食材難熟程度先加入火鍋丸子、菌菇煮3分鐘,再加入千張絲、土豆粉煮3分鐘
5.最後加入青菜、土豆片、1小勺花椒油、1大勺陳醋,再次沸騰,撒上蔥花出鍋
土豆片脆口更好吃,不宜久煮,再次沸騰即可出鍋
咕嚕咕嚕咕嚕,起鍋的信號傳來,便等不及了。
轉移至餐桌,倒好飲料、拿好筷子勺子,開動!
如果著急吃又怕燙到,可以像我一樣額外配個小碗,撈到小碗裡吃。
土豆切得薄,吃著脆脆的,帶著一點糯;
蛋餃、魚蛋、魚豆腐、爆漿丸齊聚一堂,隨意挑都好吃。
只是要小心,不要被會biu汁的丸子燙到咯!
煮過後的土豆粉,最外層泛著高光,透亮又好看!
吸溜入口,是料想中的滑嫩、軟韌、有嚼勁。
因為本身含澱粉,湯水就像勾了一層芡汁,舀一勺,啊,就是這個酸爽香辣味!
跟朋友聊天,最容易繞到各自城市的美食。
互相帶著一種炫耀的、非要馋死對方的語氣,其實翻譯過來,無非就是:
我想你了,我的城市很好吃,你快來找我吃飯吧!
這三年裡隔著山海、隔著政策的朋友,該聚聚了。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