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準的提升,國民對身體健康方面的意識逐漸甦醒,保健酒賽道也應運而生。但近年來保健酒行業卻連連出現“翻車”事件。
除了去年天價聽花酒被曝出虛假宣傳後,浸淫保健酒行業多年的勁牌有限公司(下述簡稱“勁酒”)還曾陷入“農藥”風波。
子公司曾被檢出種子、農藥和肥料均有問題
近年來,勁酒一直宣傳通過提供健康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高消費者身體素質和生活品質。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的健康產品企業。
在近期的新春第一會上,勁酒還表示,企業因“使用者”而存在,唯“友好”可持續,企業要以“使用者友好”為基礎和牽引,營造“使用者友好、員工友好、社會友好、客戶友好”的友好型經營生態,從而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但值得一提的是,宣稱“要把使用者友好放在第一位”建設友好型生態的勁酒,對使用者可能並不是很友好,而其宣稱的“健康內涵”也曾遭到“翻車”。
據黑貓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勁酒共有13條投訴,僅有1條物流問題的投訴和1條帳號突然異常的問題,其他11條均為不兌獎、抵扣券無效、中獎不發貨等投訴。
去年11月5日,有消費者投訴勁酒虛假宣傳,其稱:“在中國勁酒的勁友家兌換5張20元的抵扣券,顯示可以在勁牌商城購買時使用的,但實際購買時發現無法使用,勁牌商城與勁友家帳號一致。”
近年來,眾多酒類企業為了拓展其品牌影響力及市場份額,在宣傳策略上投入了大量心思。除了藉助網路熱點進行推廣之外,各種營銷活動亦是頻繁推出,層出不窮。
“開蓋有獎”,因其能為消費者帶來實際利益而廣受歡迎。然而,若勁酒的消費者在中獎后無法順利兌換獎品,這不僅與其友好型生態的理念相悖,還可能會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不小的影響。
而勁酒自稱的“具有健康內涵”方面,據新浪財經等媒體報導顯示,2021年10月,2021年度黃石市第三次對種子、農藥、肥料進行監督檢查,結果湖北勁酒在種子、農藥和肥料上全部存在問題,並被責令更改。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這反映出企業在原材料採購和管理環節可能存在漏洞。這不僅可能影響產品的質量穩定性,還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潛在風險,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並及時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相關媒體都表示此消息是在企查查平臺搜索得來,但截至目前,企查查上有關消息已然消失;不僅如此,一篇於2022年1月12日發佈的相關動態也已顯示“不存在”。
連續四年業績幾近停滯不前
公開資料顯示,勁酒的前身是1953年10月在湖北大冶成立的大冶縣新建酒廠,最初以生產清香型白酒為主。
在計劃經濟時期,由於酒廠產品單一、經營僵化,到了80年代,勁酒的負債“成功”達到了700多萬,一度瀕臨破產。
直到1987年,吳少勛接管了勁酒,並將勁酒加入了健康元素,才逐漸將勁酒從破產的邊緣“拉”回來。
自2015年開始,勁酒開始大手筆佈局醬酒,並在貴州茅臺鎮建立酒廠。2017年11月8日,勁牌茅臺鎮酒業掛牌暨二期投產。
雖然同年勁酒也正式提出“十年一醬”戰略,即10年內“只釀酒不賣酒”,但可能是白酒行業的競爭愈加激烈,在醬酒、白酒老大茅臺以及五糧液等白酒的競爭下,勁酒不得不打破“十年不賣酒”的豪言。
數據顯示,2017年,勁牌靠104.9億的營收躋身“百億俱樂部”,而在2018年勁酒的銷售額就下滑至102億元。
雖然2019年,勁酒銷售額小幅上漲至107億元,但距離勁牌董事長吳少勛曾在2014年提出的,勁酒要在2019年實現年銷售額162億的目標仍舊相差一段距離。
2021年,勁酒實現銷售額110億元,僅較五年前上漲了5億元上下;雖然2022年、2023年數據暫無從得知,但可以知道的是提升並不是很大。
據吳少勛曾在2023年坦言稱:“勁牌2017年過了百億,在茅臺、五糧液、洋河之後位列第四,但不到十年時間,五糧液業績七八百億,汾酒、瀘州老窖今年都過300億了。但去年勁牌才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等於說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停滯不前。”
雖然勁酒卻憑藉一句“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火遍全國。但實際上,勁酒自己卻在白酒行業“貪了杯”,近年來,勁酒佈局清香、濃香、醬香型多種香型。
2016年2月,勁酒斥資1.7億元收購貴州台軒酒業95%股份,收購後將其改名為毛鋪健康酒業;同年,勁酒收購貴州茅臺鎮國寶酒廠,繼續佈局醬酒。
2016年5月,勁酒進軍清香白酒,其子公司毛鋪健康酒業和西藏天佑德青稞酒業、西藏天麥力健康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西藏納曲青稞酒業有限公司。
其中,毛鋪健康酒業出資3500萬元,占出資總額的35%,西藏納曲青稞酒業有限公司主要用來運作青稞酒專案。
而到了2019年,勁酒又再度進軍濃香白酒,斥資25億元在宜賓成立宜賓六尺巷酒業。截至目前,勁酒擁有“保健酒、草本白酒、中藥業”三大業務板塊,旗下有“中國勁酒、毛鋪草本酒、持正堂”三大核心產品品牌。
想當年,吳少勛曾給勁酒制定的20年、30年規劃,即“到2042年勁牌銷售額要過800億,到2053年勁牌銷售額要突破1000億。”未來能否實現,又將如何實現,還有待市場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