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結香”嗎?沒錯,就是那種枝條柔軟到可以打結的植物。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如果你在南方生活,或許早就被它的香氣“偷襲”過。
結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在長江流域以南較為常見,是一種長著金黃色“蓮蓬頭”的有趣的灌木,也是最早開花的落葉灌木之一。結香密集叢生的枝條不到一人高,光禿禿的枝梢上掛著一個個黃色花球,是一種花葉不相見的奇特植物。
它的“香”當然不言而喻,那麼你是否想過“結”又代表什麼呢?
看上去有些密恐的花,實在很香!
或許你未曾留意過結香夏季時的樣子,因為在那時它看上去不過是一叢普普通通的大灌木罷了。粗壯的枝條通常三叉分支,形成茂密而規整的灌叢,狹長柔軟的葉子集中在枝條上部。
到了初秋,枝條頂端悄然出現嫩綠的花芽,藏在葉叢中。在萬物蕭索的深冬,結香落盡葉子,只剩下一個個銀白色的“小燈籠”掛在棕紅色的枝頭,等待一夜春風將它們喚醒。
初春,結香的花芽吐出金黃色的花朵,頭狀花序由 30~50 朵小花組成,完全開放時花序呈半球形,像掛在樹梢上的蜂窩。結香的花朵沒有花瓣,由花萼特化成管狀的花冠,因此若仔細觀察結香的小花,可以發現最外層並沒有綠色的花萼。
在花冠的外側,覆蓋著花芽階段保留的柔毛,頂端是 4 枚排列成十字形的肉質裂片,裂片內側在花朵初開時呈深黃色,慢慢變為乳白色。由於花序上的小花從外向內依次綻放,因此可以在同一花序上看到微妙的漸變色。雄蕊位於管狀花冠的開口處,不太顯眼。
結香盛開的花朵可釋放大量揮發性的酯類和少量醛酮類化合物,其強烈的香氣對於春寒中饑腸轆轆的傳粉昆蟲來說,無疑是餐廳的吆喝,但由於管狀花很長,所以只有長著較長口器的昆蟲才能更方便地享用結香的精華,比如經常冒充蜂鳥的長喙天蛾。對於人類來說,結香花也有提取芳香精油的潛力。
城市中種植的結香似乎不怎麼結果,當枝條的頂芽開始舒展葉片時,變成乳白色的小花就零落一地了。
除了黃色花的原種,園藝師還選育了一個深紅色花的品種,被稱為“紅龍”結香(E. chrysantha) “Red Dragon”,不過這個品種在國內似乎沒有引進或並不常見。
能“打結”許願,還能做紙幣?
說完了“香”,那麼我們來看看“結”指的是什麼。
雖然結香的枝條看上去比較粗,還有許多麻麻賴賴的葉痕,但實際上非常柔韌,還能夠打結!這是因為它的樹皮中有著大量強韌而柔軟的韌皮纖維,木質部也很柔韌,不易折斷。
不過大家賞花的時候還是點到為止為好,稍微彎曲一下枝條,感受一下它的柔韌性就夠了,如果人人都去打結的話,就有破壞綠化的嫌疑了。
這樣的枝條可不只能用來打結,還有其他妙用。紙張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纖維(纖維素)。對於用來書寫、列印或清潔的普通紙張來說,易於大量獲取的木材和竹子、蘆葦、麥稈等材料就足夠了。
但高級的書畫用紙及需要經常流通周轉的紙幣等特殊用紙,對於紙張的強度和耐久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用到一些性能更佳的植物纖維,如棉花(人民幣紙張的原料之一)、麻類,還有桑樹、構樹和青檀(宣紙的重要原料)的樹皮等,而結香的樹皮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的纖維較長,細密柔韌且有光澤,日本 2024 年 7 月發行的新版紙幣就以結香樹皮作為主要原料之一。
結香枝條剝去樹皮后剩下的木質芯,也是編筐編簍的好材料。在浙南山區,結香作為經濟植物種植已有 30 餘年,收穫的樹皮和莖桿為當地提供了可觀的收入。
除了結香,整個瑞香家族都很妙!
結香屬於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這個科並不算大,結香應該是其中最常見,最為人熟知的物種了。瑞香科的很多物種都像結香一樣有著芳香的花朵和柔韌的枝條。
1
年宵花:金邊瑞香
除了結香外,我們最常見到的種類或許是瑞香(Daphne odora)的變種金邊瑞香(D. odora f. marginata)。金邊瑞香的株形相對矮小,由於花期在冬春,它們經常會作為盆栽出現在年宵花集市上。和結香一樣,金邊瑞香的花也很香,枝條同樣具有柔韌的特質。
2
非遺東巴紙的原料:麗江荛花
雲南麗江古城有一項自唐代就已經成型的非遺產品——東巴紙,據說可以保存千年。東巴紙是以瑞香科荛花屬(Wikstroemia)植物的樹皮為原料,去除外皮(木栓層)后經過蒸煮、捶打、抄紙和晾乾等工藝製成的。
和在日本用於生產紙幣的結香樹皮一樣,荛花的樹皮也含有大量長而柔韌的韌皮纖維,因此東巴紙的質地非常堅韌,遇水不破。又因為荛花有一定“毒性”,所以製成的紙張不受蟲蛀,易於長期保存。
3
著名香料:土沉香
另一種家喻戶曉的瑞香科植物是沉香屬(Aquilaria)的土沉香(A. sinensis),土沉香的花有芳香,但更出名的是它的枝幹受到創傷后分泌的樹脂,土沉香的木材被這些芳香的樹脂浸透,形成大名鼎鼎的“沉香”。
無論是初春在公園綠地悄然吐蕊的結香,還是年關前後作為案頭清供的瑞香,都用浸透在風中的那一縷甜膩的氣息訴說著,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一個小眾卻多才多藝的植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