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熬夜真的會“變傻”嗎?
更新于:2025-04-06 02:44:03

一、健康睡眠的重要作用

人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與個體生存發展、生物進化和物種繁衍等密切相關。

良好的睡眠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健康標準之一,對人體有著重要作用。健康的睡眠可以解除一天的工作和學習積累的疲勞,恢復體力和能量;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可以促進生長髮育;可以鞏固日常的學習記憶能力。另外,白天清醒狀態下大腦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積累的代謝產物,也是在睡眠過程中得以高效清除的。

足夠的睡眠時間是睡眠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具體時長因人而異,總的來說,年齡越小睡眠需求越多,多數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睡眠7~8小時。

二、熬夜偷走了健康睡眠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熬夜”成了現代生活中經常聽到或者經常做的一種行為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因此丟失了健康所需的正常睡眠時間。

熬夜的原因有很多,一類是被動熬夜,一類是主動熬夜。前者是指因工作學習需要不得不熬夜或“失眠”后不得不被動選擇熬夜。而後者是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主動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經歷了一天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以後,夜晚成了難得的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捨不得睡”成了多數主動熬夜人士的共同原因,他們會利用這難得的時間來追劇、打遊戲、轟趴等,讓自我得到暫時的放鬆。

但是,當健康睡眠被偷走,不良後果便接踵而來。其中對於記憶力等認知功能的損害便是其重要影響之一。

三、長期熬夜真的會“變傻”

1.熬夜會影響記憶的鞏固

有實驗反覆證實,記憶鞏固依賴於學習后的睡眠。如果努力學習一段時間后,立即進入睡眠狀態,對於所學的內容和記憶有加強作用。其中,不同的睡眠時相對於記憶鞏固起到的作用不盡相同,慢波睡眠對於外顯記憶(依賴海馬)更為重要,而快動眼睡眠(REM睡眠)對於內隱記憶(不依賴海馬)更為重要。

近年來,利用電生理和腦功能成像等技術研究睡眠與記憶鞏固過程的結果顯示,睡眠期海馬神經元可再現覺醒期海馬活動,即在睡眠期腦活動將覺醒期新獲得和編碼的資訊從不穩定記憶的痕跡轉變為更穩定的記憶模式。這種記憶鞏固實質是在編碼它的神經迴路中重啟對新資訊的處理過程,稱為重啟動(reactivation)或重演(replay)。如果加強重激活過程,記憶提高的效果更顯著。相反,阻斷睡眠期海馬神經元重激活過程,記憶會受到損害。

神經活動重啟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我們來看看。

(1)主要發生在慢波睡眠期。

(2)在學習後最初的幾個小時易發生。

(3)在記錄的神經元中僅有少數神經元發生。

(4)重激活順序與覺醒期一致。

(5)與編碼期不同,重啟動期伴有雜訊、信息處理不精確和速度更快。

熬夜讓人們的慢波睡眠和 REM 睡眠都有損失,因此,對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鞏固均有很大的影響。

2.長期熬夜會增加罹患失智的風險

睡眠時大腦可高效清除白天不斷積聚的代謝產物,從而恢復腦活力。白天覺醒期間,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積聚在細胞間液,睡眠時,腦脊液沿著動脈周隙流入腦內組織,與腦內組織間液不停交換,並將細胞間液體的代謝廢物帶至靜脈周隙,隨即排出大腦。

細胞間隙在覺醒與睡眠時的狀態迥異,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覺醒時細胞間隙的體積佔全腦體積的14%,而在正常睡眠時增至60%,因而顯著增加了腦脊液的流動;其二,覺醒時腦脊液的流動局限於腦的表層,而睡眠時其流動擴張到腦組織深層。因為以上兩方面的因素,使得腦內代謝產生的β-澱粉樣蛋白在睡眠時能高效地清除出腦。長期熬夜,可以影響β-澱粉樣蛋白的有效清除,而該物質在腦內的堆積與“失智”的發病有關。研究發現,當睡眠時間少於7 小時/天時,睡眠時間每增加1小時,失智風險會降低 27%。

因此,為了我們能有一個聰明的大腦,請拒絕長期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足夠的睡眠時間。

運動建議
運動建議
2025-03-26 14:37:38
運動中如何正確呼吸
運動中如何正確呼吸
2025-03-26 14: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