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這種令大部分人恐懼的疾病,是很多人眼中的“絕症”。目前全球癌症負擔正在快速增加。
實際上,在癌症發生之前,身體往往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我們必須予以重視。
與2022年相比,2050 年全球癌症或將激增 77%
2024 年 11 月 5 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全球 185 個國家和地區的 36 種癌症,結果顯示,預計到 2050 年,全球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數將大幅增加,與 2022 年相比,全球癌症或將激增 77%,癌症死亡人數將飆升 90%。
具體而言,到 2050 年,男性癌症病例的增幅和死亡人數的增幅預計將高於女性,而女性的癌症病例和死亡率預計將分別增加 68.5% 和 85.2% 。
2024 年 2 月,世界衛生組織也預測了未來癌症數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2022 年全球有 2000 萬新發癌症病例和 970 萬癌症死亡,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預計到 2050 年,全球癌症新發將超過 3500 萬例,與 2022 年相比,將激增 77%。
報告指出,未來可能有幾個因素加劇病例激增,包括:人口老齡化和增長、環境污染、空氣污染、肥胖。
50 歲以下患癌人數激增
與這 5個原因有關
2023 年在《英國醫學雜誌·腫瘤學》上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癌症逐漸年輕化,過去 30 年間全球 50 歲以下的癌症新發病例增加了 79% ,癌症死亡人數增加了 27.7% 。
研究估計,到 2030 年,全球 50 歲以下人群的癌症新發病例數及相關死亡人數仍將繼續走高。到 2030 年,全球早發癌症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將分別增加 31% 和 21% ,其中 40 歲至 50 歲人群風險最大。
研究人員認為,與 50 歲以下人群常見癌症相關的主要危險因素是:高紅肉和鹽、低水果和牛奶的飲食、飲酒和吸煙、缺乏身體活動、肥胖和高血糖。
1
紅肉及加工肉類吃得太多
2021 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中提到,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是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
大量的研究均發現,紅肉以及加工肉都會增加癌症的發病概率,白肉則暫時沒有被發現這種作用。因此,可適當多吃白肉,少吃紅肉和加工肉。
2
食物吃得太鹹
吃得太鹹,鹽攝入過多,不僅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還會刺激炎症反應,對靶器官造成損害,比如烹調鹽放得過多、常吃鹽漬肉、鹹菜。
2022 年《食品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高鹽條件能促進細胞產生促炎因數白細胞介素-6 和腫瘤壞死因數。
3
水果蔬菜不夠
長期慢性炎症在體內會引發癌症,防癌抗炎要保持足夠的水果和蔬菜。2023 年發佈的《抗炎飲食預防腫瘤的專家共識》中指出,理想的抗炎飲食中蔬菜和水果應佔總食物重量的 2/3。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較好的抗炎活性。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可降低機體炎症標誌物,對機體代謝產生積極影響。
4
缺乏身體活動
缺乏身體活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也是癌症的風險因素之一。相反,增加身體活動則有助於降低患癌風險。
2021 年發表在《體育運動醫學與科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運動不僅能改善整體健康,還會釋放出一種減緩癌細胞生長的“秘密武器”,運動后的肌細胞因數就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能力,給身體創造一個“抑癌環境”。
5
肥胖有大肚子2016 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會增加至少 13 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包括:食道腺癌、結直腸癌、絕經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肝癌、胃癌、膽囊癌、胰腺癌、甲狀腺癌、卵巢癌、腦膜瘤以及多發性骨髓瘤。尤其是胖在肚子更危險!2021 年刊發在《BMC 醫學》上一項研究發現,“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風險高,而且腰圍越粗,患癌風險就越大。男性腰圍≥85 釐米,女性腰圍≥80 釐米即為超標。
癌症有這些“徵兆”,值得我們注意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八大警號”作為人們考慮癌腫徵兆的參考,包括:
可觸及的結節和腫塊包括異常腫大的淋巴結;
疣(贅瘤)或色素痣發生異常變化;
持續性消化不正常;
持續性不明原因嘶啞、乾咳及吞咽困難;
月經不正常,月經出血量多,或絕經后異常出血;
鼻、耳、膀胱或胃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持續無法癒合的傷口,持續不消的腫脹;
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原因不明的持續發熱。如果發現身體有以上(包括但不限於)異常表現,不能簡單地對號入座,而是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強烈建議適齡和高危人群主動做定期的腫瘤篩查體檢,早發現、早診斷,及時規範治療,很多癌症是可以爭取治癒的,不必談癌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