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都市快報
以為是普通感冒,沒想到直接進了重症監護室 每一天都在牽掛學生
杭州這位高中班主任返崗,孩子們一個個撲上去擁抱
“我是老師”系列報導
記者 林佳琦通訊員 吳浩
365個行業中,要說特別的職業,老師應該算一個。
今年,都市快報、橙柿互動、愛寫作的獅子推出“我是老師”特別報導,我們將追蹤杭城中小學的教師故事,從老師、家長、學生等多個視角,還原“老師”的立體形象,講述他們的教育故事。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發生在杭州市源清中學一間特殊的辦公室里的故事。
“歡迎佳姐回家!”上週三下午,杭州市源清中學教學樓二樓的圓弧形辦公室里,佈置了粉紅色的氣球裝飾,像過年一樣熱鬧。
這間辦公室的“含金量”很高——共有16位老師,其中15位是高三班主任,1位高三年級組長,平日里承擔著很重的教學管理任務,很少有這樣歡騰的時刻。
那天是為了歡迎因病缺席了半個月的呂佳老師重新歸隊,老師們利用碎片時間佈置了辦公室,還細心地給呂老師桌上的綠植澆了水,摘掉了黃葉。“我們很期盼她回來,辦公室里兩個老師晚上還夢到了呂老師,很牽掛,她平安回來就好。”
以為只是普通感冒 沒想到直接進了重症監護室
被老師們牽掛著的“佳姐”,是源清中學高三(10)班的班主任呂佳老師。2月底,剛開學不久,呂老師上完課回家後感覺身體不舒服,渾身沒有力氣,以為是普通感冒,吃了葯卻不見好轉。“以前生病都是吃點葯就扛過去了,這次情況很不一樣,去醫院抽血后因為指標不好,馬上住院了。”呂老師在重症監護室里住了5天,處於反覆發燒的狀態,講起這段驚險的經歷,她依然有點後怕。
“手機不能帶進病房,不過家屬每天有半小時探望時間。”呂老師說,愛人也是高中老師,知道自己放心不下工作,所以每次進病房探望,都會及時跟她講學校里的事情:語文和英語兩位老師接替她當起了臨時班主任;家長和同事們都留言讓她好好養身體;學生會時不時去她辦公室轉悠,看看老師回來了沒有……
這一場病,讓呂老師短短十幾天瘦了七八斤。出院后沒怎麼休養,上週三,呂老師就返崗了。“孩子們高三了,前面努力了那麼久,最後階段班主任不在,就失去了主心骨。”
回來那天,辦公室里老師們準備的“歡迎儀式”讓呂老師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走進班級教室里,同學都拚命鼓掌,一個個撲上去跟她擁抱。
經常帶高三畢業班
學生說她是“水車上的輪子”
呂老師教齡24年,其中17年都是班主任,且經常帶高三畢業班,在外人看來這很辛苦,但呂老師卻說“這份工作很愉悅”。
“師範專業是我的第一志願,走上老師的道路,原因也很樸素,因為我的高中老師對我影響很深,我也想成為這樣溫暖學生的人。”每年教師節,呂老師都會收到來自各屆學生發來的祝福,向她彙報畢業以後的情況。
呂老師記得,前幾年有名男生,成績在班裡拔尖,安靜且自律,但自我要求很高,常常會出現急於求成的心態。“通過觀察他的表情、看他的作業就能看出來。”呂老師幫著松解他的情緒,也經常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時間久了,這個內向的男生也開始主動找呂老師交流,有時在辦公室一坐就是很久。
“後來,這個男生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之後又讀了南開大學的研究生和人大的博士生,現在已經在高校留任,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呂老師笑著說,能有這樣優秀的學生,覺得很驕傲。
兩年前,呂老師獲評第四屆“杭州最令人愛戴的班主任”金獎,學生在推薦語里這樣寫到——如果用一種東西來形容您,我們願意用水車上的輪子來比作您,日夜不停地向前滾動,卻又同時可以包容所有形狀的水任意通過。
作為一名政治老師,由於教材更新速度快、題目時效性強,呂老師需要不停學習新的模塊和知識,不斷花時間研究,重新備課,她常常覺得自己是新老師。“想要讓學生信服,教學是第一步,這項基本功必須要拿得出手。”
這幾天,呂老師已經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節奏,早晚自習、兩個班的政治課、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同事們總提醒她要多休息,她卻覺得,大家工作量都很大,平時有點什麼事情都互相説明,沒有任何怨言,自己也不能拖了團隊的後腿。
事實上,在呂佳老師這間“含金量”很高的辦公室里,每一位高三年級組老師都是學生追夢路上的引領者,他們用專業和責任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也飽含著對同學們的殷殷期盼。
就像源清中學書記陳孝舉在前不久的高三成人禮上所寄語的:“以信念劈波斬浪,用理想照亮迷霧,以筆鋒為劍劃破迷茫,以汗水為舟穿越湍流,終將在六月綻放出屬於青春的星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