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陝西商洛:GEP自動核算破解“度量難”
更新于:2025-03-26 00:34:59

  商洛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與碳匯評估平臺,實現一個度量標準、一個資訊庫、一個展示平臺、一鍵自動核算,有效破解了“度量難”問題

  經核算,商洛市2023年GEP為1505.51億元,其中物質供給價值322.8億元、調節服務價值853.83億元、文化服務價值328.88億元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姜辰蓉

  作為陝西唯一全域位於秦嶺生態保護區的地級市,商洛森林覆蓋率69.56%;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99%,連年位居全省第一;平均每立方米負氧離子5500多個;有道地中藥材1192種、野生動物物種1000多種……一串串數位勾勒出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物產富饒的美景。

  坐擁如此豐富的生態資源,如何才能實現長久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商洛發展指明瞭方向。

  長期以來,商洛市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面臨著度量難、交易難、變現難、抵押難的四大難題,其中“度量難”是最為核心的問題。這一難題主要體現在生態產品的價值在技術上難以充分、準確地衡量。

  近年來,為破解“度量難”問題,商洛堅持以攻破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為切入點,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專家團隊合作,出臺《商洛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方法》《商洛市區域碳匯計量方法》等地方標準,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與碳匯評估平臺,實現一個度量標準、一個資訊庫、一個展示平臺、一鍵自動核算,有效破解了“度量難”問題。

  一個度量標準

  商洛市位於秦嶺腹地,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其生態產品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優質的農林產品和藥材等初級產品;二是水源涵養、土壤保持、洪水調蓄、水環境淨化、空氣淨化、固碳釋氧、氣候調節等生態調節服務;三是生態旅遊、休閒娛樂、歷史遺跡等文化服務。

  商洛市委書記趙璟說,商洛的最大潛力在於其生態優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保護秦嶺的使命,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這一機制有助於發揮商洛的生態、區位、文化和資源優勢,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2020年,商洛市首次部署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出率先破解生態產品“難度量”問題。為保證生態產品和碳匯價值核算的公平、公正、客觀、合理與可重複性,商洛市制定了生態產品價值評估的地方標準《生態產品價值評估指南》,實現了全市生態產品價值一個度量標準。

  根據該指南,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設置供給服務價值、調節服務價值、文化服務價值3個一級指標,以及物質產品、水土保持、水質凈化、固碳釋氧、氣候調節、生態旅遊等14個二級指標,形成商洛市生態產品目錄清單。

  經核算,商洛市2023年GEP為1505.51億元,其中物質供給價值322.8億元、調節服務價值853.83億元、文化服務價值328.88億元。核算出張峪溝民宿集群、柞水金米村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首批17個專案的VEP(所謂VEP是指特定地域單元的生態產品價值)共68億元,為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奠定基礎。

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的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出現雲海奇觀,山峰在雲海中若隱若現,美不勝收(2023年10月3日攝)  新華社發(張嵐攝)

  一個資訊庫

  據商洛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宇鵬介紹,為解決“度量難”的問題,2023年商洛市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與碳匯評估平臺,實現全市生態產品價值一個資訊庫。

  為摸清生態產品價值的家底,商洛著力推進“秦嶺智谷·數位商洛”建設,系統收集氣候、植被等生態環境空間基礎數據,開展生態產品與碳匯實地核查,摸清生態系統空間分佈、品質、保護等級和權屬等情況。推進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氣象等行業部門監測數據、技術共用,構建“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產品信息數據資源庫,彙聚了商洛市氣候、土壤、植被、土地利用、水資源等生態環境空間基礎數據,以及商洛市野外調研生態考察數據。

  據介紹,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全市生態系統品質、生態保護等級、生態系統權屬等的空間格局,形成全市生態產品“一個庫”的數據管理,實現生態數據存起來、連起來、跑起來、用起來,為生態產品價值和碳匯評估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在整合數據資源的同時,商洛市還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培育形成“林業碳匯司法修復機制”“四三機制破難題,助力青山變金山”等13個制度建設案例,通過先立後破、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確保GEP考核、綠色金融等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取得實效,加快形成“保護者受益、消費者付費、破壞者賠償”利益導向機制,為厚植生態優勢、創新供給模式、提升產品價值、推進實現機制探索提供了實踐樣本。

  一個展示平臺

  在實踐中,商洛市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成可視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和碳匯評估平臺,用戶可隨時查詢不同行政單元的生態產品價值和碳匯量。

  這一平臺共有6個模組。其中,首頁模組主要以可視化方法動態展示了商洛全市生態產品價值和碳匯的空間分佈特徵。核算模組包括物質供給服務(包括農林牧漁實物產品、生態能源價值),調節服務(包括水土保持、空氣淨化、固碳釋氧的價值等),以及文化服務價值。地區、年份均可選擇,市、縣、鎮、村各相關單位在線填報數據表單,系統支援一鍵核算出結果。

  目前,平臺還展示了不少商洛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創新典型案例,為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模式、促進商洛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視窗。

  在生態物質供給產品方面,商洛培育形成了“秦嶺山水催生小木耳大產業”“生態茶+文旅康養”等17個典型案例,撬動特色種植優品質、林下經濟拓潛能、畜禽養殖創品牌、漁業發展走高端,秦嶺泉茗、高山果蔬、紅仁核桃等越來越多“土特產”實現溢價增值。

  在生態調節服務產品方面,商洛培育形成了“洛河濕地重現‘一行白鷺上青天’盛景”“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等9個典型案例,引領保護修復生態環境新風尚,生態品質不斷提升。近年來,商洛中心城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全省第一,全市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要求,“聚焦城市生態修復,多維度實施城市更新”經驗在全國推廣。

  在生態文化服務產品方面,培育形成了“蟒嶺綠道‘兩山轉化’的幸福大道”“終南山寨好風景帶來好‘錢景’”等18個典型案例,為全市發展康養旅遊、豐富農文旅融合業態提供了借鑒,全市建成14個全國最美休閒鄉村、鄉村旅遊重點鎮村,3A級以上景區達49家。

遊客在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陽坡院子的民宿書吧閱讀。當地依託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因地制宜拓展鄉村特色產業、優化鄉村休閑旅遊業,助推鄉村振興(2023年3月3日攝)   新華社發(鄒競一攝)

  一鍵自動核算

  據瞭解,商洛市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數據的穩定性和準確性。通過規範核算數據來源、調查頻率及報送要求,商洛市確保了核算數據和結果的可靠性。同時,商洛市還確定了評估辦法,該辦法不僅反映出生態產品保護和開發的成本,還體現了市場供需關係,並能夠有效抵押變現。

  經過不斷測試,商洛市最終構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方法體系。這一體系按照簡單易行、方便操作、可與統計數據對接的原則,打造報表系統,市、縣、鎮、村各相關單位在線填報數據表單,系統支援一鍵核算出結果生態產品價值和碳匯供給能力,方便各級政府即時掌握本地區情況,也讓生態產品有了價值實現的數據基礎和管道,支撐生態補償、碳匯交易的實現。

  近年來,商洛以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秦嶺山水鄉村”為抓手,山陽天竺山森林康養基地、丹鳳葡萄酒罐民宿等新業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山水游養、氣候怡養、醫藥療養、文化靜養等經濟新業態呈現鏈式裂變效應,生態價值實現了真正“變現”。

  202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全國範圍內選取了12個地區開展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商洛市成功入選。商洛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宇鵬說,今後,商洛市將通過不斷探索創新,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生態效益向經濟、社會效益轉化,實現生態更美、經濟更強、群眾更富。

瞭望 | 燎原“村跑”
瞭望 | 燎原“村跑”
2025-04-01 21:53:16
未來之城 拔節生長
未來之城 拔節生長
2025-04-01 23: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