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6日,陶亢德主編的《宇宙風》半月刊在上海創刊。創刊號上刊登了老舍的“老牛破車”系列第一篇《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這應是陶亢德主動約稿,老舍因此開啟了創作回憶錄的寫作。他從《小說月報》連載他的長篇處女作《老張的哲學》說起,“要說的都是關於過去幾年中寫作的經驗”。
此後,每期《宇宙風》都有老舍的“老牛破車”駛出,從《我怎樣寫〈趙子曰〉》《我怎樣寫〈二馬〉》《我怎樣寫〈小坡的生日〉》,一直到《我怎樣寫〈貓城記〉》《我怎樣寫〈離婚〉》。其中,《我怎樣寫〈大明湖〉》尤其值得注意。這部長篇因上海“一·二八”事變,商務印書館被炸而毀於日本侵略者的戰火。到1936年1月1日《宇宙風》第8期刊出《我怎樣寫短篇小說》後,“老牛破車”暫停。7個月後,1936年8月1日《宇宙風》第22期又發表《我怎樣寫〈牛天賜傳〉》,“老牛破車”重新開動,老舍續寫了《談幽默》《景物的描寫》兩篇。直到同年9月16日《宇宙風》第25期開始連載老舍的代表作長篇《駱駝祥子》,“老牛破車”才正式停車。
這麼多篇文章,不結集出版單行本未免可惜。1937年4月,陶亢德主持的人間書屋果然出版了老舍的《老牛破車》一書。因為《宇宙風》連載的11篇“老牛破車”結集篇幅還不夠,老舍又趕寫了《人物的描寫》《事實的運用》《言語與風格》數篇,《老牛破車》這本集子才大功告成。這本書是老舍第一次較有系統地回顧自己的創作歷程,以及依據自己的創作體驗對文學創作的一系列問題發表看法,對研究老舍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老舍文筆幽默風趣,《老牛破車》幾乎每篇都在講生動的故事,是可以作為別具一格的散文來讀的。
《老牛破車》不可無序,於是老舍寫了一篇序,照錄如下:
書名《老牛破車》,在第一段開頭有簡單說明,即不再叨嘮。從(一)到(九)都是照原來計劃,自評作品——打《老張的哲學》說到《牛天賜傳》。作品只有此數,本當就此打住,哪知還要出書,相應湊些字兒。所以又寫了(十)至(十四)。不能預評將來的書,勉強談點小說的技巧。對否不敢說,有用不呢,您瞧著辦。是為序。
老舍 廿五年秋,青島。
不算落款,這篇序總共只有116字,在現代文學作品集的眾多序言中不算最短,也是最短之一。這本來已夠別致,還有更別致的,那就是這篇短序的毛筆正楷手稿竟然刊登在《老牛破車》的封面上,不能不令讀者眼睛一亮。當然,封面上的“老牛破車”書名,也系老舍本人手書。這個絕妙的主意正是出自陶亢德。對此,他晚年在《陶庵回想錄》(2022年6月中華書局初版)中的《我的前半生·〈駱駝祥子〉與人間書屋》一文有如下具體的回憶:
人間書屋出版的老舍作品,除《櫻海集》外,還有《牛天賜傳》《老牛破車》和《駱駝祥子》……《老牛破車》是老舍的創作經驗談,好像陸續發表於《宇宙風》上……四本書的封面,一和四請教了錢君匋先生,二三是我自己設計,《老牛破車》以手稿作底,加上老舍手寫的書名,因內容沒有幾篇文章,所以只是薄薄一本……
陶亢德的回憶稍有出入,印在《老牛破車》封面上的不僅是老舍的“手稿”,而且是序言的“原稿”。新文學作品封面印上作者手稿,開明書店早已這樣做了,我以前作過介紹。但把作者序言手稿印上封面,書中不再印序,絕對是陶亢德的首創,確實創意滿滿,別出心裁。直到今天,把作者序言手稿印在封面上,也是獨此一本,至少我沒見到第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