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四川日報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充電樁總量近82萬台,同比增長超124%
破解充電焦慮 充電樁“增量”與“增智”並進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蘭珍
充電問題被認為是電動汽車推廣的“最後一公里”。隨著電動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充電樁供需矛盾亟待解決。2024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30年)》(簡稱《規劃》),力求解決當前電動汽車充電的“痛點”問題。《規劃》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充電基礎設施86萬台、額定功率達到1300萬千瓦。
《規劃》實施以來效果如何?記者從省能源局獲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充電樁 81.97 萬台,同比增長124.14%,全省充電總功率達1220.83萬千瓦,跑出建設“加速度”。從2024年全年的增速來看,到2025年底,建設規模有望大幅超出預期目標。
看總量:私人充電樁增速最快 根據應用場景,充電樁可分為公共樁、專用樁和私人樁。公共充電樁建在公共停車場,專用充電樁一般建在單位(企業)自有停車場,而私人充電樁建在個人自有車位。
分類別看,私人充電樁增速最快。截至2024年底,四川私人充電樁總量達65.11萬台,同比增長130.71%;公(專)用充電樁總量為16.86萬台,同比增長101.92%。
日前,四川省充電基礎設施監管平台發佈《四川省充電基礎設施2024年度運行分析報告》(簡稱報告),主要針對接入平臺的公(專)用充電基礎設施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
報告顯示,四川充電基礎設施總量在全國居第十位、總功率居第九位、充電量居第七位。充電量排名顯著高於總量和總功率,體現了充電市場的高活躍度和高效利用率。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省在三項指標上均表現突出:保有量達76.14萬台、功率達3219.9萬千瓦、充電量達201.91億千瓦時,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位,成為行業標杆。
分區域看,目前全省充電樁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佔比超90%,其中63%集中於成都市。成都、宜賓、綿陽三市的充電樁數量佔全省的68.93%,同時充電量佔比達66.03%,是全省充電網路的核心區域。攀枝花以僅佔全省0.62%的充電樁數量,貢獻了1.47%的充電量佔比,展現出很高的運營效率。
看亮點:充電站實現“縣縣全覆蓋” 充電樁進社區難、公休日高速公路充電難、景區找充電樁難……“充電焦慮”制約著電動汽車發展。瞄準重點區域、重點場景的充電痛點,《規劃》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方案。實施以來,效果如何?
針對農村地區充電難,《規劃》提出,2025年,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其餘市實現充電基礎設施“鄉鄉全覆蓋”,全省農村地區公共充電樁數量達2.2萬台。據四川省充電基礎設施監管平台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省農村地區已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保有量已達2.48萬台。但對照充電樁“鄉鄉全覆蓋”目標,目前還有16個市州沒達到要求,仍需加大建設力度。
針對高速公路充電難,《規劃》提出,在成渝間重要高速公路服務區支援超充站建設佈局,鼓勵換電站應用試點。截至2024年底,四川高速公路服務區已建成充電站414座、充電樁2541台,實現全覆蓋。“目前蜀道集團投建運營259座充電站、1564台充電樁。其中,高速公路自營充電站193座、充電樁1135台,約佔全國高速公路充電樁保有量的5%。”四川蜀道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卿明彬表示,從省內看,已實現集團內高速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約佔全省高速全部運營充電站數量的90%,其中超充樁佔比約45%。
針對社區充電難,四川積極開展試點。成都優先探索居民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明確將新建社區固定車位100%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和配變電設施增容空間作為社區合格驗收重要環節。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智慧社區”示範專案,明確由第三方企業運營,安裝智慧有序充電設備,通過調整時序、功率等方式調度小區充電容量,滿足社區充電需求。
看創新:一批創新應用落地落實 四川全力推動充電站參與需求回應,大功率充電、車網互動等創新應用落地落實成為一大亮點。
V2G(雙向充放電技術)是車網互動的重要場景,四川在園區率先開展V2G試點,2024年實現反向送電8次,累計放電量2001.6千瓦時。
“雙向充放電,就是將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充電寶,把電池電能量反向放至電網。”特來電成都公司總經理陳亮說,特來電雲平臺已與四川省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和成都市虛擬電廠管理平臺互通,可接收回應電網負荷指令,對旗下所有充放電樁進行靈活調度。今年,特來電計劃在社區、園區、公共充電場站進行V2G改造升級,預計改造充電站50座、雙向充放電樁300不僅僅是一張桌子。
成都市正積極爭創全國車網融合互動規模化試點示範城市,並圍繞智慧有序充電打造“智充之都”,以市級充電設施監測監管平臺為底座、智慧調度系統為核心,涵蓋“充電設施+虛擬電廠”、光儲充一體、V2G車網互動等多元應用場景。
從大功率充電情況看,截至2024年底,四川建成超充站100座、超充樁695台,總功率達29.4萬千瓦。根據電動汽車補能需求,高速公路、旅遊景區及沿線、機場和高鐵換乘樞紐等場景適合發展超充技術。目前,四川的超充站主要分佈在城市其他公共區域和高速公路,而在旅遊景區及沿線、機場和高鐵換乘樞紐等快速補電需求較大的場景中,保有量和佔比相對較低,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充電市場規模的擴大,四川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和運營商參與。截至2024年底,全省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達1802家,其中,排名前十的運營商佔總數的0.55%,其充電量佔全省的39.99%。這意味著頭部企業佔據大量市場份額,中小型運營商和平台面臨較大生存壓力。
四川提出,到2030年,建成充電樁293萬台,功率達2956萬千瓦,為全國省級規劃中極具雄心的目標之一。通過破解區域失衡、場景痛點與盈利瓶頸,四川有望成為“車-樁-網”協同發展的標杆省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綠色出行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