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醫藥報
很多人買了新車之後,一坐進車裡,就感到頭痛,甚至有人在駕駛多年的車內也會感到頭暈噁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車內污染。
車內污染來源多
家用車內部常見的污染物包括純苯、甲苯、甲醛、烯烴等,這些污染物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新車本身 隨著汽車市場的擴大,新車往往一出生產線就直接進入市場,車內各種配件(如塑膠件、地毯、車頂氈等)和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氣體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會對車內空氣直接造成污染,並且車內溫度越高,污染物越易揮發。
膠粘劑 汽車內飾會使用多種溶劑型膠粘劑,如壁紙膠粘劑、地毯膠粘劑、密封膠粘劑、塑膠膠粘劑等,膠粘劑會釋放出甲醛、純苯、甲苯、二甲苯及其他揮發性有機物。
車內裝飾物 一般情況下,在新車到手後,人們會習慣性進行車內裝飾,靠墊、腳墊、座套墊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裝飾物,這些裝飾物中可能含有甲醛、丙酮、二甲苯等污染物。很多人為了美化愛車,還會放置毛毯、毛絨玩具等,這些物品容易吸附塵蟎和灰塵,造成車內污染。還有人為了掩蓋車內的刺鼻異味,使用車用香水或空氣清新劑,但這些芳香劑本身就是一種污染源。
空調蒸發器 如果長時間不對車內的空調蒸發器進行清洗護理,其內部就會積存大量污垢並滋生細菌,產生的胺、煙鹼等有害物質會彌散在車內空氣中。
車內吸煙 如果人們在車內吸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濃度會非常高,而且尼古丁等化學物質可以長時間殘留在車內,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新車到手三注意
我們在購買新車后應注意以下三點。
拆除原始包裝 新車內通常會有一些塑料包裝,人們在開始用車后應儘早去除這些原始包裝,以免這些包裝悶在車內“發酵”。
注意開窗通風 駕駛新車的前6個月內,應該時常開窗加強車內通風換氣,盡量少用空調,以加速有害氣體的揮發。我們可以在車內放置一些活性炭等吸附材料,減輕空氣污染,淨化車內空氣。在使用活性炭時,應注意活性炭吸附過程是可逆的,用了一段時間後就要將活性炭放到太陽下暴曬以恢復其活性,否則飽和的活性炭會重新將吸附的污染物釋放出來。
嚴格選擇裝飾物 如果要對新車進行裝飾,必須仔細挑選裝飾物,避免把包含有害物質的地膠、座套墊等放入車內。新購買的座套等紡織品,應先用清水漂洗后再使用。另外,因為許多香水是化學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性,故應慎用車用香水。
駕駛舊車莫大意
不僅新車存在車內污染問題,舊車也可能存在這個隱患。
通風換氣是排出車內空氣污染物和改善車內空氣品質的有效措施,不僅新車要注意開窗通風,舊車也應及時通風換氣。合理控制車內通風系統,保持車內良好的空氣環境,可以防止駕駛員和乘客出現疲勞、頭痛、噁心。在車外空氣較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在開車前將車門打開進行換氣,行駛過程中多開窗,使用自然風代替空調。如果採用空調通風換氣,也要科學切換空調的內外迴圈功能。但在車外空氣污染嚴重的情況下,應該避免車外空氣中的污染物進入車內,此時應將外循環關閉,設置為內迴圈。同時,要定期對汽車的通風系統部件進行清洗,及時更換通風過濾材料。
我們應認真選擇汽車內外迴圈模式。汽車在怠速情況下,一氧化碳會積聚在汽車周圍,如果此時設置外迴圈,車外的一氧化碳就有可能被大量吸入車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如果緊閉車窗且開著空調內循環在車內長時間睡覺,車內的二氧化碳會越來越多,氧氣越來越少。當車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數值,人們會因大腦缺氧而出現昏迷,甚至死亡。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