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頭髮容易出油、發癢,洗頭頻率不知不覺就增加了。但你知道嗎?洗頭這件日常小事,對60歲以上的朋友來說,可能暗藏健康風險!有人因為洗頭方式不當,導致頭暈、摔倒,甚至誘發心腦血管問題。今天就來聊聊,60歲後洗頭必須避開的4個“雷區”。
一、不要用太燙的水洗頭
1、高溫刺激血管:熱水會讓頭皮毛細血管急速擴張,血壓波動大,容易頭暈目眩,尤其對高血壓患者風險更高。
2、破壞頭皮屏障:燙水洗掉過多油脂,導致頭皮乾燥、瘙癢,甚至加重脫髮。
3、正確水溫:接近體溫(37℃左右)最合適,手感微溫即可。
二、不要彎腰低頭洗頭
1、頸椎壓力大:低頭時間過長,可能引發頸椎病或突然起身時頭暈。
2、心腦供血不足:彎腰姿勢會減少腦部供血,增加暈厥風險。
3、建議姿勢:淋浴時直立沖洗,或使用可調節高度的浴室花灑。
三、不要用力抓撓頭皮
1、指甲劃傷隱患:老年人頭皮薄,抓破后易感染,還可能扯斷脆弱頭髮。
2、刺激油脂分泌:過度清潔反而讓頭皮出油更快,形成惡性循環。
3、正確手法:用指腹輕輕按摩,洗髮水先搓泡再上頭。
四、不要睡前或空腹洗頭
1、睡前洗頭難乾:濕發入睡易受涼,誘發頭痛或面癱。
2、空腹血糖低:洗頭消耗體力,可能引發低血糖性眩暈。
3、最佳時間:飯後1小時或白天暖和時段,洗后及時吹乾發根。
60歲後,身體調節能力下降,洗頭這種“小事”也得講究科學。轉發給家裡長輩,提醒他們避開這些誤區,健健康康過好每一天!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