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西式肉夾饃”的三明治火出圈。
作者 | 劉青
編輯 | TOP餐謀
在之前,披薩被不少年輕人稱為西式大饢,漢堡也被稱為西式夾肉餅,而誰也沒想到如今就連三明治也被很多年輕消費者親切的稱呼成“西式肉夾饃”了。而就是這個往日中似乎並不起眼的“西式肉夾饃”現在卻成了深受上海年輕消費者的心頭好,畢竟甜可搭配水果奶油、鹹可搭配牛肉芝士的三明治帶給了消費者太大的驚喜,這就讓三明治硬生生在今年春天火成了上海網紅!
只不過現下在上海受歡迎的三明治的價格卻似乎性價比並不算高,68元的水果三明治、158元的牛肉三明治等都是互聯網平臺上的網紅產品,這與普通消費者對三明治10元左右的認知有些衝突。那麼這貴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三明治到底有何不同之處?在成為社交平臺的網紅后,這些貴價三明治未來又如何發展呢?
01.
迅速走紅
其實三明治這種食物能在上海迅速走紅也是很好理解的,畢竟上海的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年輕消費者對飲食的要求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追求健康和便捷,而三明治作為一種可以快速製作和攜帶的食物,完美符合了這一需求。兩片麵包中間可以隨意按照自己心意去夾蔬菜、肉類甚至水果,吃起來便捷乾淨,又能充分滿足一整天的維生素、碳水等需求,而這也是三明治深受上海年輕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而在上海的高端三明治品牌會格外注重食材的新鮮和健康,有些品牌還會採用全麥麵包、有機蔬菜和高品質蛋白質,打造出健康營養的三明治產品,同時還會開發出類似於牛肉酸菜三明治、金槍魚蝦仁溏心蛋三明治等產品,更加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像如今在小紅書上走紅的Bizy Boy就是憑藉著酸菜牛胸肉三明治火起來的,儘管定價要158元一個,但還是因為有豪橫的牛胸肉和不錯的味道引得無數消費者心動。
02.
貴在何處?
只是雖然三明治如今在上海迅速走紅,但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對這些貴價的三明治表示不解,這些貴到離譜的三明治到底有何不同之處呢?以在小紅書上同樣爆火的小紅帽三明治為例,這家的三明治招牌產品需要68元一份,拿到手的三明治有兩塊,內餡是肉、絲綢乳酪、芝麻菜,再搭配上醬料後是慢慢的意式風味。只不過分量並不算大,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一份三明治勉強可以當成填飽肚子的午飯,吃完后似乎也並沒有什麼很獨特的地方。
然而能夠看到的是,儘管三明治本身沒有太特殊的地方,但上海的許多高端三明治品牌卻在用餐環境和體驗上下足了功夫。從工業風的餐廳設計到簡約清新的裝修風格,每一家店鋪都試圖為顧客營造出獨特的用餐氛圍。再加上高端三明治品牌不僅在食材上下足了功夫,在擺盤和外觀設計上也力求精緻,使得每一個三明治都像是一件藝術品。所以總的來看,其實這些貴價三明治售賣的並不單單是三明治本身,更多的是靠服務、環境、出片等附加元素來售賣的。
03.
多角度發展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其實三明治從口味到價格跨度都很大,而這樣的大跨度其實也有利於三明治這個品類的發展。畢竟三明治價格跨度極大后,從便利店的平民款到高端餐廳的豪華版,多樣化的價格區間可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對於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價格親民的便利店三明治;而對於願意為高品質和獨特體驗買單的消費者,158元一個的高端三明治也成為了他們展示生活品味的方式之一。這種價格區間的多樣化使得三明治能夠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也有助於三明治這個品類的全方位發展。
不過總的來看,未來蘊含著豐富可能得三明治品類是有希望走入到更多普通消費者視線中的,從口味創新到健康便捷,從社交媒體的推動到豐富的選擇範圍,這些因素都會推動三明治不斷發展。或許在未來,三明治賽道也會不斷內卷,解釋消費者們也能吃到更有創意更有性價比的三明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