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醒真的意味著充滿活力嗎?揭秘4大潛在健康風險
更新于:2025-04-14 13:13:55

究竟什麼時間點算是清晨的“早”呢?

清晨的定義因人而異。在我國,一般認為早上5點至7點之間起床算作早起。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下,對清晨的定義也有所不同。我們常說,早睡早起是健康生活的模式,研究顯示,早起的人更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

另外,早起還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早晨較為活躍,早起有助於人們更好地抵抗疾病。

雖然早起是一個好習慣,但過早醒來卻不一定。

那麼,幾點醒來才算是過早呢?

臨床醫學將淩晨2點到4點期間醒來,並且之後再也無法入睡的情況定義為早醒。早醒的人大多睡眠不足,第二天會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

長期早醒還可能導致一些身體不適,如心悸、胸悶、腹瀉等。

長期早醒會對健康造成三方面的影響:

大量研究表明,頻繁地過早醒來可能導致失眠、抑鬱、焦慮等問題,甚至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首先,可能導致失眠。

睡眠是身體恢復和大腦修復的重要過程。長期的失眠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如肥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失眠影響身體的各個方面,從而影響其正常運作。

其次,可能引發抑鬱和焦慮。

一些研究指出,早晨的壓力和緊張感較其他時期更大。如果早晨的壓力超出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就可能導致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問題發生。

最後,對心臟和大腦產生不良影響。

長時間的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病。同時,睡眠不足還可能引發大腦的神經元損傷和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因此,過於頻繁的早起可能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長期早醒也可能預示著四種疾病的存在:

1.抑鬱焦慮

典型的抑鬱症失眠癥狀之一就是早醒,至少比平時早醒一小時,更多見的是早醒兩小時以上。當大腦中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含量降低時,人就會感到抑鬱,同時,五羥色胺的缺乏還會導致睡眠時間縮短,表現為早醒。

2.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

當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心跳加速和腎上腺素激增會導致失眠和焦慮。相反,如果甲狀腺功能降低,則可能增加患呼吸暫停症的風險。

3.胃酸逆流

胃酸逆流引起的燒心常令人難以安眠。即便沒有明顯的燒心感覺,食道中的胃酸也可能觸發反射機制,干擾正常睡眠模式。

4.呼吸問題

無論是季節性過敏還是感冒,都可能是夜間頻繁醒來或早醒的原因。此外,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體肥大等情況也可導致氣道狹窄,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為了緩解“早醒”,您可以嘗試以下六個方法:

1.逐漸調整早起的時間。

突然改變早起的時間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建議逐步調整早起時間,每周只調整15~30分鐘,讓身體慢慢適應新的起床時間。

2.確保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睡眠時間對於選擇早起的時間至關重要。建議您每晚保持7到9小時的睡眠以充分休息身心。

3.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時程表。

規律的生活作息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盡量每天在同一時間起床和睡覺,説明身體適應正常的生物鍾節奏。

4.練習腹式呼吸法。

緩慢吸氣時主動鼓起腹肌,再慢慢縮回腹肌的同時呼氣,這樣可以降低呼吸頻率,讓人感到放鬆,並減輕焦慮感。

5.白天進行適當的運動。

在白天增加陽光照射可以累積更多的褪黑素,有助於夜晚更好的睡眠。適當的運動量,哪怕只是散步半小時,也會有益於睡眠。午睡應控制在20~30分鐘內,且不要在下午3點后午睡。

6.通過食療改善睡眠品質。

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例如香蕉、牛奶、小米粥等,可以説明舒緩神經系統,改善睡眠品質。

您可以試試棗麥桂圓湯(小麥60g、大棗14枚、去殼桂圓肉7個煮水食用),它可以説明您益氣除熱、安神助眠;

或者嘗試百合湯(生百合30g加水煎煮后食用),它有助於養陰清心、行氣止痛,適用於由陰虛引起虛煩驚悸、多夢失眠、舌紅苔白以及心痛、腹痛、氣痛等癥狀。如果您因為早醒問題長期受困擾,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