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雙休真正還給高中生?
更新于:2025-04-14 12:39:20

本文轉自:南京日報

  □ 吳雲青

  浙江杭州高一、高二年級全面停止週末返校;江蘇揚州、南通等地高一、高二實行雙休,高三調整為單休……近期,多地逐步推進落實普通高中雙休制度。4月11日據人民網報導,因假期違規補課,江蘇4所學校被取消了省四星級普通高中稱號。這也表明教育主管部門在“把雙休還給高中生”一事上的明確立場。

  中小學生週末雙休是法定的休息權利,高中落實週末雙休制度,確保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既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剛性要求,也是讓高中生在升學壓力和課業負擔下保持良好身心狀態的需要。

  但由於高中“雙休焦慮”問題長期存在,把雙休真正還給高中生並不容易。

  高中“雙休焦慮”問題的根源,主要在於“劇場效應”或曰“劇場前排起立效應”。這是指在一座劇場中,當前排觀眾起立時,後排觀眾為了能看到舞臺,也被迫起立的現象。

  在教育過程中,擔心別人的孩子報了輔導班,家長出於焦慮,不得不為自己的孩子報輔導班;疑心別的學校在“補課”,自己的學校便也不敢給孩子多放假,最終大家都很累,都是這種心理導致的“內卷”現象。所以,把雙休真正還給高中生,還要確保各地各校切實落實有關規定,同時嚴禁違規補習班,讓“前排觀眾站不起來”,以避免“劇場效應”。

  此外,有些家長不相信、不認可高中雙休的必要性,存在“不就是幾年,拼一拼更好”的心理。但他們忘記了,許多孩子未必能承受住數年高壓的“重擔”。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一張一弛,才是有效、高效學習之道。

  研究表明,過度學習不等於提高學業成績,“題海戰術”的邊際效應很小。適當休息和放鬆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避免過度疲勞。長期以來,教育界就有7+1>8的說法,即7個小時的學習加上1個小時的鍛煉,其效果大於8小時全部用於學習。

  把雙休真正還給高中生,需要加強溝通與教育學的科普,讓家長相信,雙休對高中生更有利。

  高中生拿雙休幹什麼?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不妨允許他們根據自身需求去做適合自己的安排。比如,感覺壓力大的,就去補補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放鬆身心;感覺有餘力的,也不妨去自學。當然,老師和家長別忘了提醒孩子在雙休日安排出體育鍛煉的時間,有好身體,才有好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