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三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為學生成長注入“心”動能
更新于:2025-04-14 07:50:56

本文轉自:重慶日報

永川職教中心

構建“三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為學生成長注入“心”動能

  “青春同心圓・夢想永向前”心理素質拓展活動,為學子成長護航

  去年6月,永川職業教育中心與重慶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簽署合作協定,正式建立“心理健康指導專項職業能力培訓基地”。這一基地的建立,意味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事業再上新台階,將進一步提高學生和教職工的心理健康水準,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心理健康指導能力的專業人才。

  中職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心理健康是成長成才的基石。長期以來,永川職教中心始終把學生“心事”放在心上,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多維度推進和實施,竭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永川職教中心綜合分析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立足校情,創新構建“三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過“聚焦三課、聚力四師、聚合五維”三大路徑,破解課程設置不適配、師資團隊不適應、教育機制難協同等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難題。

  聚焦“三類”課程,分層供給,精準滴灌。學校在按規定開足開齊思想政治課程——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模組的同時,廣泛開展內容豐富的心理健康課程。其中,心理健康專題課包含具有中職特色的心理輔導課、“炬火”心理社團興趣課、心理委員賦能課;心理健康融合課包含紅船心理課、心理班會課、五育潤心課;心理健康實踐課包含職業生涯實踐課、紅岩精神實踐課、技能心理微工坊。這些課程結合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專業學生的發展需要,正在校園內廣泛開展。

  譬如,學校以“中國紅·健康心”為理念,以“紅岩精神”為主線,將紅色文化元素與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在黨建基地建成“紅船課堂”,突破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僅僅關注心理問題解決的局限。再如,聚焦職業認知、崗位體驗等模組,學校聯合班主任、專職教師與企業導師,通過企業參觀、崗位實習、案例研討等形式,將心理健康教育嵌入職場適應訓練與職業規劃輔導全流程,幫助學生明確職業方向,緩解焦慮與迷茫。

  聚力“四師”團隊,專業引領,全員育心。學校組建起心理健康專家團隊、專職心理名師團隊、班主任骨幹團隊、全員育心師資團隊,形成全員參與、覆蓋全員的心理支持網路,助力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由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博士生導師、重慶市心理諮詢師協會資深專家及永川區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三甲醫院臨床心理科骨幹共同組建的心理健康專家團隊,已指導學校開展心理健康相關課題研究6項,構建起“發展性—預防性—矯正性”三維度全鏈條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以渝西川南心理健康教育李方珍名師工作室為首的專職心理名師團隊,聚焦課程教學、資源開發、監測預警、個案輔導、危機干預、課題研究等工作,形成分層服務體系,並與川南渝西片區280多所學校形成教聯體。

  聚合“五維”力量,協同聯動,全程護航。校聯學校、家庭、社區、企業、醫療機構五方力量,解決學生心理健康篩查、生涯規劃、抗挫訓練等核心需求,為“發展性—預防性—矯正性”全鏈條提供支援,為學生提供全面化、系統性、強有力的協同保障,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一貫到底。

  隨著“三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深入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持續提升。近年來,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回應速度提升42.4%,學生職業認同感顯著增強,就業穩崗率提高15%、畢業生心理問題檢出率下降37%,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心”動能。

  孔令勇 李方珍 周重陽 圖片由永川職業教育中心提供

留住老師勿靠承諾書
留住老師勿靠承諾書
2025-04-15 10:12:20
讓閱讀“與AI共舞”
讓閱讀“與AI共舞”
2025-04-14 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