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從小就喜歡偷竊,其實那只是他們沒有權力而已。
他們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有一種想要佔有的慾望,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偷”的念頭。對於子女來說,過早的給他們下定論,會給他們的一生帶來巨大的影響。
當父母發現自家孩子有偷竊行為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做家長的不能過於操之過急,那樣只會讓孩子傷心。
我們應該弄清楚問題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應該建立起正確的行為準則,對自己的過錯要有自知之明,及時改正。
虛榮自負
孩子大了,就會有壞毛病。有時,孩子們會做出某些事來,這是由於他們天生就喜歡與人攀比。
看到其他人的玩具,他們就想擁有。所以,他們才會用這種方式,來侵佔別人的東西。
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很難把自己與別人的區別開來的。他們認為,自己想要的話,隨時都能拿到。
很多時候,小孩子做出這樣的舉動,都是心中不滿。他們的零花錢不夠,玩具也不夠。他們所缺乏的就是物質和慾望。
渴望引起別人的注意
有些家長由於工作繁忙而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父母很少關心自己的孩子,在他們的心中,有一種來自於父母的愛的渴望。
於是,他們就想出了這種偷雞摸狗的辦法,來獲得父母的關注。他們的心靈是空虛的,他們渴望被愛與溫暖。
首先,他要弄清楚這件事的原因。
要想改掉兒童偷盜的壞習慣,必須先明白兒童偷盜的原因。那樣的話,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教育。
如果是生活所迫,就多給點零用錢,多送點他愛玩的東西。人只要心裡舒服了,就不會有偷竊的念頭。
孩子們缺少內心的關懷,父母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懷。我們應該多陪陪我們的孩子。只有在經歷過愛的時候,才會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顧忌自己的利益,免得被人惦記。
其次,不打不罵,多與孩子溝通
孩子偷竊被抓到,不要又打又罵,用武力解決不了問題。要和孩子進行好的溝通,要知道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
做父母的,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不能總是板著臉,這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陌生,也會讓他們不願意和自己說話。要有一個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有一個和氣的與孩子交流。要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對他的尊重,讓他們願意和我們說說心裡話。
作為一個大人,應該知道如何尊敬自己的孩子。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標籤,太早的定義會讓他們一生都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
其次,要讓孩子有一種歸屬感
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學會如何正確地對待別人,讓他們知道如何對待別人。
要讓他們知道,不經允許就把別人的東西帶回來是偷竊行為。這是錯誤的,必須堅決反對。
我們想讓孩子們懂得要服從社會規則。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亂碰。
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要讓孩子知道,世上沒有唾手可得的東西,只有付出才能得到。
最後,讓孩子學會自製。
有些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會想要去搶,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還是忍不住。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必須提高孩子的自製力。
讓孩子們明白,偷別人的東西是可恥的。既然做出了這樣的事情,那就必須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如果我們偷了他們的東西,他們就不會把你當朋友,更不會喜歡你,所以,你要懂得節制。
為人父母絕非易事。當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長大,多一些耐心和關心。
這個孩子是一片空白。我們的家長作為家長,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自己的選擇。家長的言行對子女有很大的影響,家長應該起到榜樣的作用,做好子女的生活導師。
當小孩犯了錯誤時,不要輕易下定論,要給他改正的機會。要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