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眾日報
楊帆
□記者 楊帆 報導本報濟南訊 為服務我省工業經濟“頭號工程”、“三個十大”行動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學技能好就業 送技能進校園”活動的通知》,進一步發揮職業技能培訓對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賦能作用。
《通知》提出,要加強與高校、用人單位合作,探索建立培訓需求專案庫,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培訓專案需求納入當地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目錄。積極對接培訓機構,探索建立培訓資源庫。通過舉辦對接交流活動、揭榜掛帥等方式牽線搭橋,建立高校、企業、培訓機構、技能評價機構、人力資源企業、行業協會和學生多方資源供需對接平台機制,為高校學生開展“全鏈條”職業培訓服務。
實施專項技能培訓計劃,以我省“十強”產業和新職業新業態等重點領域為方向,聚焦市場急需緊缺職業,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群體的培訓專案,推行“崗位需要 技能培訓 技能評價 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充分發揮各高校及其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作用,廣泛徵集學生就業培訓需求,科學選配優質培訓資源,制訂個人化培訓方案,圍繞典型工作任務、崗位核心技能需要等實施理論和實操培訓。各市要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結餘資金和本地就業創業資金等經費,根據培訓職業工種的急需緊缺程度、培訓后技能等級認定等情況,按規定給予一定標準的補貼,並按照相應資金管理辦法,嚴格資金審核撥付程式,做好資金使用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