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就像膨脹袋子,你在意它,它就會越來越大;你忽視它,它便慢慢消失。
你之所以總是悶悶不樂,因為人際關係之間的小摩擦,搞得心力交瘁,你越是耿耿於懷,心裡放不下,就越是不痛快、煩惱叢生。
你坐公交車擠地鐵時,腳被人莫名其妙踩了一下;你在公司里,同事為了成功上位,對你背地里給上司打小報告;你因為沒結婚,年紀有些大,被親戚在背後各種蛐蛐;你因為沒錢,事業處於低谷,被伴侶冷落貶低。
生活中遇到這些事情,你第一反應就是狠狠懟回去或者怒駡,畢竟都是人,誰都能維護好自身的利益與自尊。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戰神海格力斯有一天在回家路上,看到一個鼓起來像皮袋的東西,他踩了那東西一腳,那東西卻越脹越大,他直接用木棍敲打那玩意兒,結果卻膨脹大到堵住了海格力斯的去路。
結果出現一位智者告訴他:“這東西是仇恨,你越是報復它,它越是強大,當你忽視它,忘掉它,就會慢慢消失了。”
這個神話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海格力斯效應”,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自我保護和攻擊性,一旦自身的利益、尊嚴和情感受到威脅,就會下意識啟動保護措施。
當你任由情緒發洩,低級地去報復對方,消耗大量精力和時間去自證清白,反而會滋養了“仇恨皮袋”,你也會淪為海格力斯。
這樣的結局往往就是:憤怒以愚蠢開始,卻以後悔告終。
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必定會淪為情緒的奴隸。
守好課題,別進他人的情緒泥沼
俗話說:將軍趕路,不追野兔,欲成大樹,不與草爭。
你只需抬頭趕自己的路,不要去追趕迷路的野兔,想要成為大樹那樣的人,就不要陷於底層跟小草爭爭吵吵,消耗在底層的爛人爛事之中。
你在馬路上碰到了無賴撞到你,可能他正處於失業狀態;公司里處處刁難你的領導,可能他隨時面臨被辭退的窘境;那些嘲笑挖苦你的朋友,也許他欠了一屁股債正在吃泡麵度日。
畢竟人性中最大的惡,就是在自己最小權利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為難別人。
當自己過得不如意時,只能通過貶低同類加以緩解焦慮,短暫地忘掉自己困境之中的苦楚。
欺負阿Q的人有很多,但阿Q卻敢動手欺負比他弱小的女子,比如吳媽和小尼姑。
軟弱之人通常都是欺軟怕硬,對強者唯唯諾諾,對弱者橫加指責、故意為難。
他們過得不好,生活一團亂麻,唯有將惡意潑出去,甚至故作強勢地擺出一副很厲害的模樣,他們之所以想激怒你,無非是想拉你一起入水,以此慰藉心裡的不平衡。
如果這個時候你憤怒了,與之糾纏,只能說明你中了他們的姦計。
當別人攻擊你、羞辱你的時候,不要跟往常一樣立刻去對抗,報復別人,而是讓自己平靜下來,不做回應,允許小我處於受攻擊、受壓制的狀態,也許一開始會感到不舒服,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內心有種開拓的新生感。
高人人捧人,小人人踩人。比你層次高的人鼓勵你,跟你同層次的人欣賞你,層次比你低的人詆毀你。
遇到爛人,守好自己的課題,及時抽身,不入他人的情緒泥沼,不理會,不糾纏,自洽自渡。
不對外在的攻擊產生習性反應
就是當虛榮的小我被減弱,真正的意識本體就會被增強。
不理會、不糾纏,其實不是你被縮減,反倒是你被拓展了,也就是老子《道德經》里所講的秘訣:示弱處下,做山谷而不做高峰。
同樣在《聖經》中也有此類觀點,別人請你吃飯,你不要立馬坐上位,你坐在下位,主人會將你請到上位,凡是自認為高貴的人,必將為卑劣,而凡是不在乎卑劣的人,必將升為高貴。
示弱是一種人生頂級智慧,看似退步,實際進步,以退為進,以柔克剛。
本身身弱之人,倘若你還去爭強鬥狠,那樣會更快消耗掉自己的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加虛弱。
身弱之人得明白“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的道理,低並不是低下,弱也不是軟弱,而是另一種維度的處事法則。
物件埋怨你賺錢少不細心,別去爭吵,繼續做自己開心的事轉移注意力。
公司同事蛐蛐你能力不行,刪掉幫他做的文案策劃方案,埋頭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行。
成年人的世界裡,爭吵和打鬧無意義,既浪費時間,還間接拉低了自己的身份和檔次。
當黑粉在直播間刁難大冰時,他一律笑著回答:“您說得都對。”最後黑粉自知理虧,踉蹌而逃。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當你擁有了穩定的自我價值
就可以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那些最會經營人生的行者,都懂得幸福退讓原則,因為這才是世界上最划算的買賣。
心理學上有一個“鏡子反射效應”,就是他人對你的態度,其實就是你內在的鏡像投射,當你價值處於低位時,不要哭哭啼啼地去強行干預某些事,你只需經營好你自己就行。
與其總是向外求,在意別人的看法,倒不如把自己活成一個太陽,自己為自己發光。
面對仇人和那些攻擊你的人,你得明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上策。
別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種荷花,當你把別人的屁話當做耳旁風,原來它還可以用來避暑。
大象從不在意螞蟻的挑釁,真正有能力的人,他們只專注於提升自我價值,不因別人的否定而輕視自己。
保護好自身的能量,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將惡意當做一場暴雨,而暴雨過後不過是漫天彩虹,餘生很貴,切莫因小人而浪費,更不要自我內耗而錯過滿天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