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大家:這5種東西別在冰箱久放,越放越壞等於“養菌”
更新于:2025-04-11 19:04:08

看了一個新聞報導,一家五口因為長期食用冰箱裡的5種食物,三人先後查出肝癌。

別以為將食物放進冰箱保存就新鮮,有些食物在裡面放久了,不僅不能保鮮,反而會滋生大量細菌,或是營養流失殆盡,甚至產生有害物質。

尤其是這 5 樣東西,千萬別在冰箱裡“久放”,時間越長,對健康的危害越大,快一起來看看吧。

反覆解凍的肉類

肉不能反覆解凍、冷凍,肉本身就有細菌,冷凍並不能夠殺死細菌,只能讓細菌冬眠。

既然已經解凍了,就相當於喚醒了細菌,解凍後你再放回去,那只會繁殖更多細菌。

有實驗室數據:肉類每解凍一次,嗜冷菌數量暴漲300%,這些玩意-18℃都凍不死。

把肉解凍後,我們應該馬上高溫烹飪,把細菌殺死,這樣就沒事了。

如果肉類反覆解凍,細菌不但會暴漲,還會產生不易破壞的毒素。

所以,千萬別再吃反覆解凍的肉了,建議肉買回家后,先切塊分裝,每份夠一頓吃的,然後放入冰箱冷凍,這樣吃多少拿多少,避免要反覆解凍的問題。

自己做的醃制品

上周去閨蜜家,打開她家冰箱,直接被泡菜壇子里的白毛、冷凍層長綠毛的臘肉嚇得後退三步。

這些都是她媽整來的,她把它們放在冰箱大概有一兩個月了,裡面都發黴長毛了。

這些食物在冰箱裡可不是歲月靜好,而是在持續發酵產毒,尤其是自製的酸菜,沒專業控菌條件,放越久黴菌越厚,太可怕了。

可有很多人因為是自己親手醃制的菜,長了霉也捨不得扔掉,繼續在吃。

這種醃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低溫環境下,亞硝酸鹽分解的時間會更長,所以,長期食用這種食物,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建議醃制品放進冰箱別超1個月。

隔夜的剩菜剩飯

很多人是,吃不完的飯菜,擱冰箱明兒接著吃,有些吃三四天還捨不得倒掉,感覺自己就是個"餿水桶"。

但剩菜在冰箱中冷藏最好不超過24小時,因為冰箱並不能起到消滅細菌的作用,時間一長,剩菜就會變質,細菌在狂歡。

就算用密封盒或保鮮膜蓋住也不能保鮮,實驗顯示,哪怕用保鮮膜裹得嚴嚴實實,也會被細菌污染,24小時后菌落總數就能突破安全線10倍。

特別是綠葉菜和海鮮,亞硝酸鹽含量隔夜就飆升,這東西可是胃癌"助推器"。

所以,吃之前需徹底加熱(100℃ 5分鐘以上),做的菜盡量每餐吃完,剩菜超12小時就要倒掉。

各類油炸食物

上周同事帶來自家炸的油條,說冰箱存了半個月依然酥脆,我咬下去那刻,滿嘴都是哈喇味——油脂氧化后的酸敗感直衝天靈蓋。

炸貨放冰箱,低溫會加速油脂水解,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

而且放在冰箱后酥脆感沒了,口感變差,軟綿綿的。

油炸食物保存,可以學炸雞店老闆的秘方,把它晾涼后裹烘焙紙,抽真空冷藏,但最多撐兩天。

時間長了扔掉千萬別心疼,吃變質油炸食品省下的錢,還不夠將來治肝癌的零頭。

高脂類堅果

很多人不知道堅果不能長時間放進冰箱保存,我姑媽就是這樣,她說:山核桃放冰箱裡十年都不會壞,直到有次她的山核桃嗑出滿嘴黴味。

堅果等乾貨,最好別放冰箱,因為冰箱內部濕度高達60%-80%,堅果易受潮變軟,導致營養流失和黴變,要是發黴了黃麴黴毒素1毫克就能致癌。

堅果還會吸收冰箱內其他食物的氣味(比如剩菜、榴槤),破壞天然香氣,低溫環境還會讓堅果油脂結晶化,失去脆爽口感(特別是腰果/碧根果)。

沒開封的堅果應該放在常溫下陰涼避光處存放,可以放三個月,已開封的用密封罐裝好,扔兩包食品乾燥劑在裡面,在1周內吃完。

文末總結:

看完,建議您立馬起身去檢查冰箱,那些長了白毛的鹹菜、臘腸、滲出不明液體的保鮮盒、凍得發灰的肉坨子,該扔就扔。

咱們中國人講究"惜食有食",但有些"惜"法純屬慢性自殺。

下次面對放了三四天的剩菜時,想想三甲醫院腸胃鏡的價格;摸到陳年腌貨時,算算透析治療的費用。

記住,吃進嘴的東西,還是得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