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開盒”黑色產業鏈猖獗——數字時代全民共築隱私“防暴牆”
更新于:2025-04-11 13:30:49

  近日,某知名網紅因個人資訊遭“網路開盒”而被惡意騷擾的事件引發熱議。所謂“網路開盒”,是指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並惡意公開他人住址、身份證號、照片、家庭成員等隱私資訊,並以此煽動線民進行攻擊謾駡的新型網路暴力違法犯罪行為。

  “開盒”相較於“人肉搜索”有過之而無不及,它突破了傳統“人肉搜索”的邊界,從線上謾駡到線下騷擾,從精神折磨到人身威脅,如同一把無形的數位利刃,肆意切割著社會的公序良俗、踐踏著法律紅線。

  “開盒”的背後,是一條涵蓋數據竊取、販賣以及濫用的黑色產業鏈。記者調查發現,社交平台上存在大量以“查人”“開盒”為噱頭的灰色服務,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不法分子通過駭客攻擊、內鬼洩露、數據爬取等手段獲取資訊,再通過暗網或即時通信工具進行交易。其中的每個環節都暴露出當前個人資訊保護體系的漏洞。

  構建完善的網路治理體系、守護個人資訊安全,需要形成多方聯動的防護閉環。企業作為數據收集主體,應當遵循“最小必要”原則,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監管部門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規,通過“長牙齒”的監管舉措形成有力震懾;互聯網平臺亟需建立數據流動的“安全閘門”,實現從採集、存儲到使用的全流程管控;而作為數字時代的公民,每個人都應當主動提升數位素養,謹慎管理數位足跡,成為自身資訊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唯有形成“技術+制度+意識”的全鏈條防護體系,才能築牢數位時代的隱私安全防線。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到“健全網路生態治理長效機制,發展積極健康的網路文化,推動新時代網路強國建設”,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提及“深化網路空間綜合治理”,這一系列治理舉措,彰顯了政府部門根治網路亂象的堅定決心。

  網路空間絕非“法外之地”,而是需要各方共同守護的“精神家園”。從政府部門的監管執法,到平台企業的責任擔當,再到每位線民的理性參與,只有構建起多元共治的防護體系,才能真正維護和諧健康的網路生態環境。

  見習記者 趙靜茹 太原晚報

【來源:太原日報】

金色花海扮靚鄉村
金色花海扮靚鄉村
2025-03-26 00:23:07
共赴“花事”
共赴“花事”
2025-03-26 00:29:04
*ST景峰盤中跌停
*ST景峰盤中跌停
2025-03-26 00: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