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運動就能鍛煉身體?殊不知錯誤的鍛煉方式,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劉女士在剛退休那年便被確診了糖尿病,被疾病盯上的時候,劉女士才意識到身體健康很重要,便開始每天和丈夫一起暴走,同時詳細記錄雙方的各項身體指標,這一堅持就是八年。
隨著鍛煉時間的變長,本來以為夫妻二人的身體要比別人更健康,但兩人卻先後被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盯上,嚴重的疼痛甚至影響了兩人的生活。
之後,夫妻二人便在女兒的陪伴下到了醫院檢查,一查卻發現膝關節嚴重變形,只好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而禍根正是因為他們長期的“暴走”,不斷損傷膝關節。
一、女性膝關節比男性“早壞”十年?
據統計,我國有1.2億人患有骨關節炎,平均每十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關節炎,而且發病率正在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膝蓋衰老從30歲開始,15歲之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15-30歲時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30-40歲時髕骨軟骨開始出現早期輕度磨損,並可能會有短期膝關節酸痛癥狀出現,之後膝關節如果不保養會繼續加快衰老進程。
還有研究發現,女性膝關節比男性更脆弱。
2016年北大人民醫院林劍浩團隊通過對1萬多名受試者(男性和女性受試者都是8000例)調查發現:整體骨關節炎患病率是10%左右;明確到性別上,男性是5.7%,女性則是10.3%,這也意味著女性患骨關節炎的患者確實比男性多點。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馬俊表示,女性關節炎一般要比男性早10年,多數是從40歲開始發病。這主要是因為女性骨盆會更寬大,磨損也會更為嚴重,而且女性肌肉也相對薄弱,膝關節負擔更重。
另外,女性雌激素水準會在絕經后驟然下降,導致骨鈣大量流失,骨關節快速衰老,患膝關節炎的風險也會很高。除此之外,還與女性經常穿高跟鞋、上廁所需要蹲下等多種習慣有關。
二、走路時膝蓋發軟?4個異常或是求救信號
人體膝關節承受著全身的壓力,隨著年齡增長很容易出現問題,走路時膝蓋發軟也很常見,一定要引起重視。
膝蓋發軟一般與缺鈣、半月板損傷、骨質增生、髕骨軟化、骨關節炎、滑膜炎和腦梗塞等原因有關。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主任醫師李寶軍提醒,當走路時出現以下幾種異常,警惕膝關節在求救!
1、發軟
如果在走路時經常出現膝關節發軟、乏力的癥狀,要警惕膝關節出現了問題。
2、疼痛
長時間步行、上下樓梯、爬山、蹲起等運動后出現膝關節疼痛,並且呈進行性加重的現象,要小心骨性關節炎來臨。
3、腫脹
如果著涼或者活動后,發現膝關節有發熱、腫脹等不適感,也要小心關節炎作祟。
4、僵硬
久坐或者晨起時,若有膝關節僵硬、發緊等癥狀,若活動幾分鐘才能恢復正常,也要提高警惕。
三、毀膝蓋的4個習慣,勸你儘早改
站立、行走、各種活動中,膝蓋的日常負重很高,一些錯誤的習慣很容易會毀掉膝蓋,一定要儘早改掉!
人在站起來、走路時,膝關節負重是體重的1—2倍,上下樓梯或上下坡時,膝關節負重是體重的3—4倍,跑步時膝關節負重是體重的4倍。
也就是說,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上樓梯時,膝關節要承受200千克的重量。如果還經常做以下行為的話,可能會加速膝蓋報廢!
下山或下樓梯太快
下山或下樓梯時,腳踩到地面的同時,膝關節也會受到反衝力,走的越快,反沖力越大,越不利於膝蓋健康。
平常不運動,突然暴走
對於平常沒有運動習慣、久坐不動的人來說,腿部肌肉力量都是不足的,突然暴走可能會導致膝關節位置不穩定。
盤腿坐
盤腿坐的動作,膝關節是屈曲狀態,膝關節受下沉力量影響,內外側受力不均勻,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膝關節變形。
在硬質地面上跳繩
硬質地面跳繩,跳躍過程產生的衝擊力沒有緩衝作用,會對膝關節造成很大的衝擊。
膝關節作為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平常一定要保護好,避免久坐不動,遠離一些傷害膝蓋的行為等。一旦出現膝蓋異常癥狀,一定要提高警惕,儘快就診排查。
參考資料:
[1]《夫妻兩人膝關節嚴重變形,罪魁禍首竟是堅持10年的“好習慣”!》.醫學界.2023-03-01
[2]《為什麼50歲后總膝蓋疼?女性膝蓋比男性“早壞”10年,5個報警信號要知道!》.健康時報.2023-07-20
[3]《久坐比跑步更“毀”膝蓋!8個傷膝關節的動作被你忽略了》.生命時報.2021-05-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