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當再次看到高達作為電影作品登錄到大陸的院線的時候,我是激動又感到緊張的。作為高達粉絲沒有人會拒絕能在大螢幕上看到新的高達作品,拋除“傳教”的心態作祟,也是想要找一個熟悉的題材能讓自己沉浸在幻想當中。緊張則是國內的審核註定了一些內容無法上映,像高達這類作品多少有點在審核標準線上跳舞了,過了審核的僅從《高達NT》這個真正意義上公認的糞作來看著實也讓人捏一把汗。
而且即使是過了審核也可能因為種種意外而夭折,否則至少我們能提前一年看到第二部在院線上映的高達電影。尤其是看到《高達 GQuuuuuuX Beginning》(後面簡稱高達GQUXB)這麼個抽象的名字加上庵野秀明這個名字的時候,一股大事不妙的感覺就衝上心頭了。
而事實上的觀影體驗也是如此,難得回國一趟,老爹說想看點年輕人的玩意,於是兩個人就稀里糊塗的去電影院包場了,空曠的劇場連第三張票都沒賣出去。 看完後爺倆大眼瞪小眼,他沒看懂,我覺得被餵了一口,加上還是中文配音,更是難受中的難受,煎熬中的煎熬。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光頭的老高達UC系的,或者說我也算是所謂的“UC遺老”。但是我不反感《水星的魔女》這種新玩意,甚至《水星的魔女》我看了兩遍。如果是看輕日漫的新人問我高達從哪裡看起,我都會推薦先看兩集《水星的魔女》試試。如果不是大河內一樓第二季又又又又又陷入癲狂,《水星的魔女》這故事其實還是能講的比較完善的。至於女同貼貼這種事情,二次元里也不是什麼大罪,以宅男哥視角來看,既然沒有NTR,女孩子又多,這種高達豈不美哉?
不過去電影院看的《高達GQUXB》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全片看完給人一種被剝奪了說人話的抽象,回想起近期幾部高達作品,只有ONA模式的《暮光的阿克西斯》破碎程度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了。但可惜的是《高達GQUXB》是上了院線的電影,要求的標準自然不能是按照ONA看齊。
如果我們按照電影的標準來看,《高達GQUXB》又缺了什麼呢?
精神內核的缺失註定了《高達GQUXB》看起來會相當的無聊乏味以及沒有重複觀看的能力。雖然電影是作為TV動畫的先導片,但既然你是一部電影那就需要交代完整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這個電影想要交代什麼。
同屬於宣傳片性質《水星的魔女》第零集我們就能看到很清楚的觀念的碰撞--經濟守舊派與技術革新派理念不合,技術革新派最終為自己的冒進付出了流血的代價,但是他們並沒有停下而是留下了火種繼續抗爭。從故事核心到精神內核實現了比較流暢的過渡。包括我們在後面的故事中看到的女主跟複讀機一樣不斷的在重複“前進一步前進兩步”這種slogan,這句話就是《水星的魔女》精神內核的具象表達。
至於說為什麼要用複讀機一樣來表達精神內核,是因為導演和編劇已經不再具備將精神賦予到故事中的能力,這個問題同樣出現在《高達GQUXB》當中。只不過這次復讀機從女主變成了男主,說的是“高達告訴我的”這種更摸不到頭腦的話。
很多人說光頭做的高達很多角色有NT對話,也讓人摸不到頭腦。 但是光頭的對話和這些複讀機不是同樣的。光頭的對話是因為篇幅的原因通過角色的行為和邏輯將一些過程省去直接表達出角色當時的想法因此被人稱為NT對話,原因是在你對角色足夠瞭解后你可以拆解並還原出這句話想要表達的具體內容。但是這些複讀機臺詞則不一樣,這些複讀的話是角色的形象錨點,與其他NPC路人不同的核心。如果我們刪去了這些複讀機臺詞,這個角色將變得和其他角色一樣沒有特徵,就像是常見動畫片中路邊的一條,缺乏來自角色必要的動機。因此,當作者的作品缺乏精神內核的時候,他們無法塑造出一個立體的角色,所以需要一個錨點將角色可以刻畫到觀眾的心中,也可以時刻將故事拉回來。
那我們說回來,光頭的老UC有精神內核嗎?有的,與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所謂UC遺老要喊ZICK ZEON不同,老UC的核心不講陣營對抗,而是講的是人本身。內核是人與人即使是互相理解,也無法消除隔閡的悲劇,但是在此之下仍然有人不斷地去反抗社會帶來的命運。從尚未被社會規訓的孩子的視角出發,則進一步放大這個悲劇。UC線就是不斷地重複這個悲劇,即使是結局暫時可能是個美好的故事。討厭戰爭嗎?討厭就對了,戰爭從來不是個好東西。
我們看到近幾年的高達將戰爭不斷的兒戲話,像是《鐵血的孤兒》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叛變,到《水星的魔女》企業商品對抗賽,到《高達GQUXB》成了地下打黑拳。在這裡我不批判將戰爭的矮化、娛樂化帶來的問題,這與我們探討的話題無關。畢竟我們實際生活當中也不缺乏見過鼓吹戰爭解決一切的極端分子。
這裏的問題在於導演本身也是人,我們所看到的高達是由不同年齡段的導演所製作的,自然帶有時代屬性。光頭屬於二戰末期這代人,所以我們看光頭的高達強調的是戰爭帶來多大的痛苦,人性如何在戰爭中受到折磨。痞子則是戰後第一代人,所以痞子糾結於他們作為戰後的第一代身分認同,他們能感受到戰爭但不願意直面戰爭,而且也沒有真正經歷過戰爭,頂多是一些社會運動的鬥爭。
現在的高達導演像是小林寛、鶴卷和哉已經是戰後兩代到三代的人了,他們就沒有經歷過戰爭也不存在於戰後第一代面臨是戰敗國國民還是獲得從日本帝國主義解放的新日本國民的身份矛盾的認同(這也是為什麼說高達08系列禿子大不認可,也有說是美化吉翁,畢竟這代導演面臨的就是這個問題)。因此他們無法去描繪戰爭的殘酷與其說談論高達OL的百人戰場不如去談論高達VS高達的22狗鬥。最後就成了《高達GQUXB》女主追尋“閃光閃光”的不可名狀的東西。
從這點來說網飛《復仇的安魂曲》女主已經是半隻腳塑造出來這種老UC的心態變化了,可惜的是整個故事第四集才真正展開,描寫人物的變化,但是整部劇就6集,結果就是展不開人設也展不開劇情,最終整成個宇宙納粹徵兵片。但就這你還別說,就這至少比《高達GQUXB》這個電影版故事完整多了。
《高達GQUXB》從整體來看簡直就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東西拼湊起來一樣前半段是對《高達0079》的super OOC time,有一種軍佬鑒證B假設當年二戰德國沒有打蘇聯而是推進向英國進攻的鋼鐵雄心微操歷史模式的美。如果這一個歷史細節被我微操到了,那麼我將扭轉乾坤,就差沒吼個萬象天引了。
這還是採訪中提到鶴卷和哉摁住了痞子,為了避免被他推翻否定或者被他插嘴干涉,直到做出最終版方案之前都盡量對他保密,生怕他發癲的結果。
看過設定或者是玩過基連野望的都懂聯邦是用軍費碾死的基翁而不是說一台MS決定了戰爭的美,吉姆是和V計劃同期的東西,不是說沒了高達聯邦沒MS了。痞子搞得這套平行世界的英雄史觀本身就是貶低0079的格局,你以為這就完了?後面就是期待已久的打黑拳啦。前面0079長達40多集的動畫片用40分鐘急速講完直接跳到0085年,也就是5年後,《高達GQUXB》故事前後完全不相幹。這要放在之前的高達故事里,前40分鐘純純的插敘就交代了,不可能在這硬塞半個影片,導致全片90分鐘的內容,一半時間都沉浸在與主線故事沒有強關聯的同人作品中了,這電影的割裂感不是一般強。
後半段故事就開始日本輕小說式展開, 日本戰後被美國軍事殖民現狀,平淡的“失去的二十年”的日本民眾生活,高中生幻想的外力打破複讀機日常。複讀的無非是這兩天群裡最常見到的:“直徑6.4公里的宇宙殖民衛星,每113.5秒就會轉一圈,產生1G的離心力,宇宙不在我們的頭頂而是在我們的腳下,出生於殖民衛星的我們,從未見識過真正的重力和真正的天空,當然也未曾見過真正的大海……”
這次負責機設山下育人有一句推特說的很好:“ 少年少女們將無法抑制的憤怒與情感,貫穿到巨像般的軀體的每個角落並駕駛著巨大機器人。他們以自己的‘假設’之手去撬開這個世界。 ”
所以主角想要逃避這循規蹈矩的人生,於是坐上了EVA............不對,是大喊PERSONA!.......不對,是和其他人組了樂隊!......不對!是對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大喊我要參加軍團戰! 對,這就是期待的大的要來了!不是被大卡車撞到異世界,而是出門撿到了高達!
如果你不是高中生還看這種動畫片產生了共鳴,我覺得多少得反思俠上線,反思一下為啥能跟這種生活有共情了。當然,這也未必是個人的錯。
之後就是主角第一次坐上高達直接精神感情框架啟動。巴納吉小弟還得是因為大專生人上人開過相關器械知道怎麼基礎操作,從小嗑藥覺醒聖體才做到的。結果這這還上補習班的女主是起步達到共鳴水準,哇,這不妥妥不強新人類,朱總來了都得敬酒的那種。畢竟以前高達只是展現戰爭的一種兵器,是人與人關係的背景板。而現在高達成為一種身體的延伸,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就是人身體本身的一部分。這顯然就是精神感應框架所創造的奇跡! 一招回到高達最原始設定的動力護甲,就差一句:監獄將伴你同行,這身護甲就是你新的牢房 ...................
整個電影後半段的劇情展開主打一個脫線。作為背景板的SIDE6生活無限趨近於現實,這種寫實與《高達0080》那種人們對戰爭沒啥感覺不同,而是平靜的生活等待著被打破,故事展開就該非常跳脫,這就是故事背景和劇情不搭調帶來的錯亂感。之前很多系列高達主角登上高達都是因為各種不得已的契機,雖然解釋不太合理,但是故事背景板給了這樣一個機會。《高達GQUXB》則完全不考慮這些,就差高達本來就該埋在我家倉庫里而不是什麼平行世界的吉翁送過來的一樣。這很輕小說,但很不高達。
最後電影在2對2僚機猩猩狗鬥打所謂軍團中迎來了終章,10分鐘不到的軍團戰大部分還都是NT聊天室,軍團戰聊天室,夏利亞解說室,最後在物理老師棺材板壓不住的斧頭於失重宇宙中被打飛竟然能迴旋鏢砍爆親密無間吉翁老兵的情況下迎來了結局散花。
風暴展開唐突結束,只能說很符合《高達GQUXB》的調性。當然故事中人物關係構造也沒好哪去,大量《高達0079》出場過的老登,不給你人物介紹,唐突插入一個新身份,導致你沒看過《高達0079》完全不知道背景板的複雜人物關係是什麼,看過《高達0079》的也得猜測這人身份如今怎樣了。 而且人物關係在劇情中上一秒還是配角一句話讓高達老登開始大腦飛速運轉"哦 ,這老人當上二把手了,從前文來看情況算不上很特殊?這倆人竟然認識,看來之前還有一些核心事情神隱了。"下一秒就是主角長達5分鐘的臺詞就為了表達一句:"私密馬賽,我雖然不認識你們,但是我要參加軍團戰duse“, 人物鋪墊都不足,全憑觀眾老登自適應式腦補,鬧麻了。
相比於這些風暴展開,再看網飛的《高達 復仇的安魂曲》竟然有一種神清氣爽的美感。不在是跳脫的人際關係網,跳脫的NT聊天對話,跳脫的故事發展。這是一個老派的,簡單的,緊湊且傳統的,不需要做功課就可以拿著爆米花和啤酒看的爽劇。
跨時之戰這部電影讓我產生了陌生嗎?顯然不是裡面大量致敬的鏡頭我看得懂但是我又不願意看懂。 玩梗這種事情,大家都會的,但是誰又想真的去看別人玩爛梗呢?
高達似乎已經迷失了他的創作方向:新一代的導演無法撐起故事的內核;在劇情的表述上不像老一派那樣的簡練或者是插入豐富的表達手法;與其它日式輕小說番劇別無二致的故事情節;既想要抓住新一代觀眾又不想放棄老一代觀眾的貪婪。
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高達GQUXB》的TV版已經上線了,我相信很多人看了第一集,網上已經有人質疑說13集的動畫片會不會前五集都是把電影版的內容拆開重組。以萬代搞這樣一個大型宣傳片丟到電影市場上來說這是有可能的。那我該說是萬代的貪婪毀了這部電影嗎?我覺得不全是。是痞子0079的OOC部分毀了這部電影嗎?我覺得也不全是。
但是這樣一部在內核上復古開倒車一腳回到二戰後的手法配上當下輕小說的故事與風格顯然不太符合高達的調性。當然也不懷疑痞子可以通過各種神棍展開在後續的電視劇版當中把故事圓回來,再強加一個昇華設定。畢竟新安州都能成佛祖,元祖也能成佛祖。
當下失去的光頭的高達現在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樣。它不知道接下來的內容應該怎樣發展。商業化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道路,這是光頭在一路碰壁之後得出的結論,他對任何商業化成功的專案都不否定,因為沒有商業化就不可能有高達的今天。但是這也意味著像高達這樣的IP做出如何的改變都是很困難的,因為之前的成功將在IP樹立的非常高萬代又捨不得把這個招牌搞爛雖然它實際上已經搞爛了。看著UC NEXT100這碗裡的,又想著分其他年輕人市場的鍋里的,還不想多拿錢。即使是閃光的哈撒韋發起進攻,高達系列也不可能好起來的。
只能說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個完全拋棄高達黑歷史包括的全新的一個高達系列做起來,而不是在這裡狗尾續,鬧得天怒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