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消息)吃蔬菜水果,對健康有益。但你可能不知道,不同的蔬菜水果之間,對於健康的益處也有區別。那麼多種蔬菜水果,究竟哪些健康價值更高?如何吃才能事半功倍,吃得更健康?
2024年5月,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上發表了一份“蔬果排行榜”,確定了19種“高代謝品質蔬果”。經常攝入更多的高代謝品質蔬果可降低患慢性病風險。高代謝品質蔬果往往顏色多樣、含有更豐富的植物化學素,對人體代謝能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與慢性疾病風險降低是有更強的關聯。 簡而言之:攝入這些蔬果的佔比越高,越有利於代謝健康、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這項大型佇列研究確定了19種高代謝品質蔬果,下次在挑選蔬菜和水果時,不妨考慮一下這份清單。蔬菜類(14種):球形生菜、菠菜、芽苗菜(苜蓿芽)、茄子、南瓜、西葫蘆、甜椒、西紅柿、胡蘿蔔、黃瓜、豆類(乾豆)、豌豆、西蘭花、白菜。水果類(5種):蘋果、梨、藍莓、草莓、鱷梨。文章指出,高代謝品質蔬果攝入量較高的人,營養攝入狀況較好,包括攝入的鉀、鎂、β-胡蘿蔔素、類黃酮和膳食纖維較高,而糖分較低。
以下9個吃蔬果的錯誤習慣別再犯。壞了菜葉捨不得丟。蔬菜先切了后再洗。洗好的蔬菜放置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維生素被破壞,尤其不要將切好的蔬菜長時間泡在水裡。炒蔬菜的時間過長。有實驗表明,蔬菜煮3分鐘,維生素C損失5%,10分鐘達30%,因此縮短加熱時間可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吃剩的菜捨不得丟。存放時間長,蔬菜中營養素的丟失也越多,並且還可能滋生細菌,增加菜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有黴點水果繼續吃。喝果汁代替吃水果。用水果乾代替水果,專家指出,水果幹不能替代新鮮水果。維生素C等營養素在製作水果乾的過程中損失殆盡。飯後吃過多的水果,飯後本來已經吃得很飽了,如果再吃水果,則可能會造成脹氣、泛酸等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