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痛患者日常要注意什麼?適合做飛燕運動、平板支撐訓練嗎?
更新于:2025-04-13 16:58:10

腰痛持續12周,或在12周之內間斷、反覆出現,稱為慢性腰痛,多數腰痛並無特別明確的病因,稱為慢性非特異性腰痛。

慢性腰痛雖然多數情況下不能完全明確原因,但是相當一部分和生活環境、工作方式、運動方式等有關係,比如需要長時間坐著伏案工作;運動愛好者經常打網球、羽毛球、籃球,這種相對比較固定的姿勢或運動模式,長時間積累就會使腰部相應出現一些問題。

慢性腰痛患者日常首先要勞逸結合,不要長時間保持固定的姿勢。如果需要長期坐立伏案工作,首先坐姿要對。座椅調成符合自己身體結構的高度,屈膝90度時小腿的長度就是比較合適的座高;整個座椅應該完全支撐起全部大腿和臀部;身體和桌子之間有一個相對比較充裕的空間,身體不要過度前傾,不要過度靠近鍵盤和電腦顯示器;腰部後方放置一個支托,可以使腰有一個充分的支撐,使腰部重力均勻地分散到腰部的支托上;座椅最好有扶手,扶手剛好能把兩個手肘支托起來,讓手能夠自然地平放在辦公桌上,從而減輕腕關節的壓力集中。一般建議坐四十分鐘,最長一小時,就要起來活動活動。

第二,運動、娛樂方式要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第三,運動時應該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做充分的熱身,學習運動技巧,包括運動之後的肌肉放鬆。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蹺二郎腿,長時間單向蹺二郎腿會導致脊柱扭曲。左腿跨右腿或右腿跨左腿,骨盆是旋轉的,脊柱處於扭曲的狀態,使一部分脊柱關節處於持續受壓的狀態,另外一部分脊柱關節處於牽伸狀態。受壓的這部分脊柱關節,時間長了就會加速退變,導致椎間盤突出。另外就是蹺二郎腿這種扭曲的姿勢,使臀肌長時間處於緊張繃緊的狀態,會導致臀肌損傷,進而影響到某一側大腿或小腿的肌肉,出現麻木、遲鈍、肌肉無力的現象。所以建議每次蹺二郎腿時間不要太長,十幾分鐘應該問題不大,不要總是一個方向的蹺二郎腿,兩個腿交替著來。蹺二郎腿后站起來向後擺一擺腿,蹬蹬地,讓腰向後拱,增加臀肌的收縮,這樣可以抵消蹺二郎腿產生的不良影響。

對於慢性腰痛患者來說,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部分。

在確保肌肉活動不會引發疼痛的前提下,應重點進行康復訓練。

慢性腰痛患者做康復訓練,首先要找到不良姿勢,規避不良的刺激。另外,針對具體的身體情況做一個篩查,找到薄弱環節。比如腰肌勞損是很常見的引起慢性腰痛的原因,腰肌勞損實際上不是所有的肌肉都有問題,不足、弱的那部分肌肉,在平常工作、生活、運動中不使用它,不依賴這部分肌肉,過度依賴其他的肌肉,導致其他肌肉過度使用,承受了過度的負荷,產生了癥狀。如果找到薄弱的肌肉,做一個加強訓練,提升腰的穩定性、協調性,使腰局部的肌肉趨向於平衡,就可以使腰痛持續緩解,不反覆發作。

慢性腰痛康復訓練,常用的運動方式有很多,每一項康復動作,都有明確的適應證。最基本的原則是逆序或反序運動,比如坐在電腦前工作,平時是彎腰、屈髖,身體前傾的狀態,實際上這個姿勢對腰關節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坐一會應該站起來伸懶腰,向後擺,腿向後踢,做這種反序的活動,也就是跟平常相反的動作,使平常不用的肌肉和關節的活動起來。

慢性腰痛患者能做飛燕運動、平板支撐訓練嗎?

飛燕式運動是做背肌、豎脊肌、臀肌訓練的,但是很多慢性腰痛患者不是背肌和臀肌弱,而是椎旁的小肌群平常沒有參與到活動中,導致背肌和豎脊肌、臀肌過度使用,這時候做背肌訓練,使過度疲勞的肌肉更加疲勞,是不恰當的。比如有腰椎間盤突出,有骨關節炎,做飛燕式運動會增加脊柱壓力,反而會疼得更厲害。很多患者做飛燕式運動的時候都會有不舒服,如果疼就不要做了。

平板支撐是一個測試身體核心穩定性,核心肌肉力量的動作,嚴格來說不是推薦的康復訓練動作。如果核心力量不足,強行去做平板支撐,做不標準,做不到位,可能會增加局部肌肉損傷,增加局部肌肉負荷,導致受傷。建議先進行較為溫和的練習以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在肌肉力量逐步提高之後,再逐步引入平板支撐等訓練。

對於慢性腰痛患者而言,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康復訓練方法,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持續不斷地強化肌肉力量,形成肌肉記憶,從而真正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