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每一位PD患者可以先後或同時出現運動和非運動癥狀。運動癥狀仍是目前疾病診斷的核心;非運動癥狀涉及許多類型,在PD的各個階段均可出現,某些非運動癥狀如抑鬱、嗅覺減退、便秘等在疾病前驅期即可出現,比運動癥狀出現得更早,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因此我們在管理PD患者運動癥狀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患者的非運動癥狀。
神經精神癥狀是最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不僅包括情感障礙,如焦慮、抑鬱、淡漠等,也包括精神障礙,如幻覺妄想和衝動強迫行為等。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經精神癥狀不僅與患者的不良臨床結局相關,還嚴重增加了照料者的負擔。雖然說,心情有悲有喜才叫體會,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但是有些病理性的情況卻值得引起各位帕友和家人們的重視。以下講述了PD常見的情感障礙和精神障礙,希望可以説明大家早期識別異常的精神心理狀態、早期干預進而長久獲益。
1.情感障礙之焦慮、抑鬱
(1)表現形式:焦慮和抑鬱是PD早期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癥狀。30%~35%的患者有顯著的臨床癥狀,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逐步增加,進展期患者約60%會出現抑鬱。焦慮最常表現為廣泛性焦慮障礙,但也可表現為驚恐發作、社交恐懼症和廣場恐懼症,並常伴發抑鬱。
(2)藥物治療:PD焦慮和抑鬱的主要治療策略包括心理諮詢和藥物干預。當抑鬱影響生活品質和日常生活時,可加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DAs)、五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SNRIs)或三環類抗抑鬱葯(TCAs)。目前,DAs類中的普拉克索和SNRIs藥物文拉法辛證據較充分(MDS指南:證據有效,臨床有用)。各位帕友請注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有可能會加重PD的運動癥狀,不推薦大家長期使用;此外,單胺氧化酶B(MAO-B)抑製劑類藥物司來吉蘭嚴禁與SSRIs或SNRIs類抗抑鬱葯合用,雷沙吉蘭雖可與部分抗抑鬱葯合用,但對藥物種類和劑量有嚴格要求,否則容易誘發五羥色胺綜合征,請大家要謹記。
(3)自我管理:據估計,PD患者焦慮和抑鬱的漏診率約為50%。漏診的發生可能與患者或照料者對相關癥狀的知曉率低和病恥感高有關。PHQ-9抑鬱自評量表和GAD-7焦慮自評量表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方便快捷,3~5分鐘即可完成,推薦各位帕友和照料者定期自評,發現問題及早就醫、及時干預。
2.精神障礙之幻覺、妄想
(1)表現形式:多見於中晚期PD患者的精神癥狀,如幻覺和妄想等發生率為13%~60%,其中視幻覺是最常見癥狀,與抗PD藥物的使用和疾病進展均有關聯。
(2)藥物治療:PD精神癥狀的治療原則首先是排除藥物因素,尤其是抗膽鹼能藥、金剛烷胺和DAs。若藥物調整后精神癥狀仍未減輕,則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必要時需給予對症治療。用藥多推薦選用氯氮平或喹硫平,但氯氮平會有1%~2%的概率導致粒細胞缺乏症,故需監測血白細胞計數。另外,選擇性5‐羥色胺2A反向激動劑匹莫范色林(MDS循證:證據有效,臨床有用)的臨床證據也較充分,由於不加重運動癥狀,在國外被批准用於治療PD相關的精神癥狀。其他抗精神病藥如奧氮平由於可加重運動癥狀,不建議使用。對於易激惹狀態,蘿拉西泮和地西泮很有效。
(3)自我管理:當患者出現上述情況時,照料者要盡量安撫、避免與其產生爭執和衝突,並詳細記錄其癥狀的具體類型、頻率和強度,便於就診時供醫生參考。
各位帕友,上述抗抑鬱藥物和抗精神病藥物均是處方藥品,具體的藥物選擇和劑量調整還需結合個體情況。建議大家平時要適度運動、培養興趣愛好,推薦每6~12個月至神經科或心理醫學科門診接受專業神經心理測評,發現問題在專科醫生的科學指導下儘早治療、及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