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20年經驗談:多吃這3種食物,少碰那3種!控糖更輕鬆
更新于:2025-04-11 00:59:47

小張,今年28歲,在一家會計公司工作。由於工作壓力大,她常常在上班途中匆匆解決早餐,有時甚至拖到晚上十點才吃晚飯。最近幾個月,她總是感到口乾舌燥,即使一天喝了兩升水,還是覺得口渴難耐。

不僅如此,她還經常感到四肢無力,工作時提不起精神。一個週末的下午,小張去市場買菜時,突然被一家糕點鋪的甜品吸引住了腳步。奇怪的是,一向不愛吃甜食的她,突然覺得嘴裏沒味道,想吃些甜的。

正好這時,鄰居王大媽帶著孫子來買點心,看到小張後驚訝地說:“小張,你怎麼瘦了這麼多,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小張這才意識到:自己明明沒有控制飲食,甚至比以前吃得更多了,卻反而瘦了下來。王大媽一聽,立刻建議她第二天一早去醫院做個糖耐量測試。

檢查結果顯示,小張的空腹血糖達到了6.9mmol/L,餐后兩小時的血糖高達10.8mmol/L,被醫生確診為糖尿病前期。醫生建議先不要急於用藥,而是合理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觀察血糖是否會有所下降。

回到家後,小張拿著化驗單找到王大媽,表達了自己的震驚和無助。王大媽表示,自己患糖尿病已經二十年了,對糖尿病的癥狀非常瞭解。那天看到小張的狀態就覺得可能是糖尿病。

在王大媽的建議下,經過三個月的飲食調理,小張的血糖恢復到了正常水準。在這三個月中,小張每次吃飯前都會諮詢王大媽的意見。

多虧了王大媽的耐心指導,小張在患病期間學到了很多關於糖尿病飲食的知識,最終成功地恢復了健康。

王大媽提到,糖尿病前期通常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癥狀。那麼,糖尿病前期會有哪些表現呢?

一、糖尿病前期的癥狀是什麼?

像小張這樣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每天都會有變成真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前期的表現與小張的癥狀類似,簡單來說就是“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多而體重減少。

這是因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后,並沒有被組織細胞利用,而是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因此身體不斷發出饑餓信號要求進食。

尿液中因為葡萄糖含量增多而濃度升高,更多的水分通過滲透壓被帶走,導致尿量增多,同時也造成了機體缺水。

由於葡萄糖無法被機體利用,細胞缺乏能量供應,只能通過燃燒脂肪和蛋白質來維持生理需求,這也導致了體重的下降。

正常人體由於胰島素的含量和功能正常,並不會出現這些癥狀。胰島素在機體內的作用是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所以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包括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

但王大媽指出,對於小張這樣的前期患者來說,只需要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就能恢復健康。

王大媽還特彆強調,自己患糖尿病二十年來總結了三種應該多吃的食物和三種應該少吃的食物,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糖尿病要多吃哪三種食物?

在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中,膳食控制和藥物治療同樣重要。患者在飲食中應保持均衡膳食原則,確保營養充足且多樣化。理想的飲食結構應包含五大類食物:穀物、蔬菜、水果、動物性食物以及豆類和堅果。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宜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因為其會轉化為葡萄糖影響血糖;同時應限制過多的油脂和蛋白質攝入,因為它們會影響機體代謝,並可能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糖分。

因此,最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是蔬菜类食物。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建議,糖尿病患者“每餐都應有蔬菜”。

在眾多蔬菜中,王大媽推薦以下三種:

    • 西蘭花:含有豐富的天然活性物質蘿蔔硫素,有助於調節血糖水準。

洋蔥:含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和加速血脂代謝的天然成分,適合糖尿病合併高血脂的患者食用。

        • 秋葵: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維生素、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對控制血糖具有積極作用。

以上三種食品含糖量低且營養豐富,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然而,飲食多樣化也很重要,因此不必局限於這三種食物,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適量替換其他類型的蔬菜,以保持飲食新鮮感。

雖然有些蔬菜對於血糖控制有益,但也有些蔬菜可能存在不利於血糖管理的因素。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哪些蔬菜應該少吃。

三、糖尿病要少吃哪三種食物?

南瓜:儘管含有對胰島素合成有益的鈷元素及降糖作用的南瓜多糖,但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過量食用易引起血糖波動。

甜菜:自身含糖量較高,用作製糖原料之一,直接食用可能導致血糖迅速上升。

香椿:雖含糖量不高,但富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可能加重肝臟代謝負擔,不適合肝功能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王大媽強調,即使是某些食物提取物顯示出顯著的抑制血糖效果,其在人體消化代謝過程中的實際效果仍不明確。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調整應以輔助治療為目的而非主要治療手段。

除了食物種類的選擇外,烹飪方式也會影響血糖反應。例如,過度烹煮使主食或豆類變得過於軟糯,會加速其在消化過程中轉化為糖分的速度,進而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建議保持蔬菜一定的韌性,並在烹飪時控制油鹽用量。

不規律的飲食、久坐和嗜糖都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幸運的是,在真正發展成糖尿病之前,小張通過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水準。希望每個人都能像小張一樣,增強自我管理能力,保持規律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書目:

        1. 吳亦康. 糖尿病患者飲食搭配與烹飪的探討[J]. 現代食品, 2018(21):67-69.
        2. 李璟, 張文高. 洋蔥降脂、降壓與降糖作用研究進展及其食療藥膳應用[C]. 中國藥膳學術研討會, 2016.
        3. 西蘭花或有助治療糖尿病[J]. 中國食品學報, 2017,17(06):66.
        4. 七種食物是控糖高手[J]. 中國糧食經濟, 2016(07):69.
        5. 王晶. 秋葵的營養成分及應用價值研究[J]. 現代食品, 2023,29(06):167-
        6. 李萍, 韓梅, 韓譚倩. 大量食用香椿致亞硝酸鹽中毒引發急性肝衰竭1例臨床治療與護理[J]. 齊魯護理雜誌, 2023, 29(09):159-161.

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