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最近老是抱怨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媽媽這才發現原來他的眼鏡度數已經不夠用了。
一年漲了400度,媽媽第一個反應就是:肯定是因為小明偷玩手機看的時間太長。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孩子們學習和娛樂的時間都離不開電子螢幕。
不過,冷靜下來仔細想想,手機真的背負了全部責任嗎?
其實,除了電子產品,還有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習慣,正在一點點侵蝕孩子的視力。
很多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把臉貼得離本子很近,似乎這樣能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這種近距離用眼的習慣可能會給視力帶來大問題。
長期近距離用眼會讓眼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視力問題就找上門來了。
那麼,怎樣才能緩解這種情況呢?
不妨試試“20-20-20”法則:每20分鐘,抬頭看一下20英尺(大約6米)以外的地方,看足20秒,給眼睛一個放鬆的機會。
另外,保證用眼時“眼離書本一尺、胸距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這些小細節,也能護住孩子的視力。
孩子們學習的時候,適合的光線同樣重要。
一些家長讓孩子在頂燈下做作業,這不太行。
因為強光下,眼睛需要不斷地調整以適應不均勻的光線,長時間下來特別勞累。
另一種常見的誤區是只開檯燈,這樣燈光雖然亮,但周圍環境太暗,反差太大,對眼睛傷害也不小。
選擇合適的照明工具也有講究。
比如,可以優先選擇光線均勻且無頻閃的檯燈,照度要足夠高,顯色指數常用符號Ra和R9高,色溫建議在4000k左右。
這樣既能保證眼睛舒服,又能提高學習效率。
疫情讓人們習慣了居家活動,很多孩子一放學就蜷在家裡,作業、電視、遊戲,戶外啟用時間變得很少。
實際上,戶外活動對於預防近視有著神奇的效果。
即使是陰天,也比一直待在屋子裡好得多。
更關鍵的是,戶外活動可以讓孩子的眼睛從近距離聚焦中解脫出來,放輕鬆多了。
日光和新鮮空氣也是提升身體健康的一部分,不妨每天至少安排兩個小時的戶外啟用時間。
這樣不僅能讓孩子身體健康,也降低近視發展的風險。
甜的東西孩子總是難以抗拒,但甜食吃多了對眼睛可不好。
除了引發肥胖等問題,過量糖分攝入會在代謝時消耗身體中的鈣、鉻等礦物質,這些缺乏的營養會軟化眼球壁,增加近視的可能性。
所以,不妨適量控制甜食攝入,説明孩子養成吃水果、蔬菜的良好習慣,確保營養均衡。
例如,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像胡蘿蔔、藍莓等,都對保護視力有好處。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礎,尤其對於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長期疲勞。
相反,如果孩子作息不規律,眼睛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視力問題就容易越積越多。
要注意的是,不同學齡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間有所不同,幼兒、小學生應有10小時以上,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
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給眼睛足夠的休息時間,是預防近視的關鍵之一。
孩子的視健康需要家長特別關注,與日常的小習慣息息相關。
除了手機等電子產品,其他生活細節也在悄悄影響著孩子的眼睛。
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享受自然的戶外時光,健康快樂地成長。
結尾的重點並不是名牌檯燈或營養補充,而是生活中的用心。
這種用心才是真正護眼、護心的良方。
在這個眼花繚亂的現代生活中,與孩子一起找到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