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嗎?爸爸媽媽看到孩子的睡姿後,察覺出了孩子的心理問題。
鄰居家小胖有個上幼兒園的兒子,他有一次和我們聊天,問道:“你們家孩子,都是怎麼睡的,什麼睡姿?”
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小胖發覺,他兒子睡姿和以前不一樣了。
小胖媳婦兒本來覺得是小胖想多了,但是再聯想一下,好像沒有想到。
小男孩原本在床上,都是睡得四仰八叉的,一個人要睡半張床。但是那段時間,都是蜷縮著、抱著自己睡。
再聯想孩子平時回家后的表現,感覺孩子話好像少了,每天去幼稚園也不是很願意,但也知道反抗沒用。
於是,小胖便聯繫老師,才知道兒子在學校里也很安靜。
這和平時鬧騰的樣子,完全不相符啊!
小胖每天去接孩子,觀察了一個多禮拜,才發現每次放學排隊的時候,都有1、2個男孩子推搡他,到校門口了,家長的眼皮子底下,那2個孩子才有所收斂。
後來小胖強烈要求調監控,發現那兩個孩子,經常欺負自家兒子,老師根本就沒管。
終於找到兒子變得不愛說話的起因,後來轉學了,孩子的自信才重新拾了回來。
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我才特意找了“睡姿”和孩子性格的關聯。
有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小範圍的測試,他們挑選了100名志願者進行睡姿研究測試,而後發現:人在熟睡的放鬆狀態下,潛意識裡的睡姿,可以反映出真實的性格。
5種常見的睡姿,暗示寶寶不同的性格
睡夢中,孩子是不會武裝的,睡姿也直接能夠展現孩子的性格、狀態等。
第一種:“四叉八仰”的大字形睡姿
如果是第一種,那麼恭喜了。
一般什麼情況下,一個人才會“四叉八仰”地躺在那裡?
那一定是極度放鬆的時候。
而熟睡之後,孩子經常是這種“大字型”睡姿,說明孩子沒什麼防備,安全感十足。
這樣的孩子,性格大多比較開朗、自信,在學校的生活也比較愉快,和同學的相處比較融洽,而且家庭的環境氛圍也比較輕鬆。
此外,這一類孩子的抗壓能力也會比較強,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稍微調整一下,就能夠繼續挑戰,重新出發。
第二種:蜷縮型睡姿
人在什麼狀態下,才會“蜷縮”?
缺乏安全感的時候。
這一類孩子,屬於敏感型的孩子,內心相對比較脆弱,也容易害羞、膽怯。
所以,他們會用“蜷縮”的睡姿來自我保護,給自己安全感。
家長此時就需要注意了,是否對孩子的打壓訓斥太多,或者在學校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等等。
日常生活中,家長不但需要注意溝通用語,而且要盡量多鼓勵、誇讚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平時可以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看更多的風景,見更多的人,來增長孩子的見識,培養孩子的自信。
也要關注孩子的社交、校園生活等問題,避免孩子遭遇校園霸凌。
第三種:“樹幹型”睡姿
這種睡姿,說實話,看著都覺得有點累。
孩子的身體筆直的,好似一棵樹,兩腳也是併攏,包括手都不會隨便亂放,而是緊貼於身體兩側,或者疊在腹部。
從睡姿就能看出,這一類的孩子,屬於“一板一眼”的孩子。
優勢就是,孩子比較老實,做事情也比較認真,而且是個比較低調的孩子。
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有時候太過一板一眼了,不懂得變通,有時候搞得自己也非常緊繃,也容易成為家長眼中的“犟種”。
對於這一類孩子,家長需要帶著孩子適度放鬆,也要引導孩子學會變通,別一直“認死理”。
第四種:趴睡
說真的,我也是一個比較喜歡趴睡的人,
孩子的趴睡,有很多可能,比如可能是腸胃不舒適,趴著睡能夠緩解不適。
而平時就非常喜歡趴睡,可能是內心比較焦慮,這一類孩子更為敏感,很有可能會為了一點兒小事,而非常沮喪,或者不安。
從心理上來說,家長平日里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太過焦慮,家長的情緒也會傳遞給孩子。
比如孩子一生病,家長就覺得天都塌了,孩子也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從而產生恐懼的情緒。其實,可能不過是一個感冒,三五天可能就好了。
帶著孩子“放鬆”,也是家長的必修課。
從生理上來說,長期趴著睡,對呼吸等,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家長可以手動翻身,讓孩子調整睡姿,睡得更舒適一些。
第五種:360度花式旋轉型睡姿
我們仔仔,便屬於這一類孩子。
360度花式旋轉睡,除去身體不適,太熱等原因,可能就是孩子性格問題了。
這一類孩子,就好似一個“永動機”,非常活潑、好動,對一切都很好奇,探索欲非常強,想法也天馬行空。
在很多時候,家長甚至都會覺得:孩子是不是多動症啊?
有些家長會覺得,這一類孩子帶起來,真的是太累了!
累,是真的累,但是,孩子這份探索欲、想像力等等,也是難能可貴的,家長重在引導與陪伴,避免這些優勢,成為劣勢。
所以,你們家孩子,屬於哪一種睡姿呢?
我覺得,還是第一種睡姿的孩子最好,很穩,也很好帶。
作為家長的你,覺得哪一種睡姿最好呢?
PS:圖片源自網路,侵立刪!
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