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患糖尿病的人,機體容易消耗這種營養素,並不是葡萄糖!
更新于:2025-04-09 13:27:09

在大家都認知中,都認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卻不知道它也是一種“消耗性疾病”。

無論一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還是其他特殊型糖尿病患者,當體內糖的調節與利用出現問題后,容易出現血糖波動和異常增高。

特別是90%左右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越來越長,自身胰島素功能較差,分泌的胰島素很少,便容易造成血糖波動,甚至不僅會出現高血糖,還有可能導致低血糖。

如此,對機體也會影響頗深,特別是對於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機體容易消耗大量的蛋白質,需要大家及時補充。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會消耗蛋白質?而不是葡萄糖。

其實,國內外早就有相關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通過補充優質蛋白質,有助於改善血糖,對病情有積極的作用。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知道什麼是優質蛋白質,它所指的是食物中所含有的氨基酸模式接近於人體內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且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對於該營養物質,具有維持肌肉,增強肌肉力量;促進頭髮健康,當機體缺乏優質蛋白質后,頭髮極易變得乾燥、容易脫落、掉髮等等;維持機體免疫力系統,對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等有益。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營養學會建議輕體力勞動者,男性每天要攝入65g蛋白質,女性每天要攝入50g蛋白質的原因。然而也並非所有的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質,為説明糖尿病患者改善蛋白質品質,通常建議他們大豆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佔到膳食總量的30%~50%左右。

這裡包括按照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成年人應食用1顆雞蛋、25g~35g大豆與堅果、120g~200g動物性食物、300~500g的奶及奶製品等。

對於肉類,糖尿病患者也應適量吃,不過要正確食用,以每天食用75g以下的禽畜肉、75g以內的水產品,同時要注意盡可能不吃肥肉,而是選擇瘦肉,對於魚蝦、螃蟹、貝類等海鮮,要注意自己的尿酸水準。若尿酸水準較高,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如此對病情更有益。

在烹飪方式上,建議糖尿病患者以少油的蒸、煮、燉等方式為主,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維持健康的體重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