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寶寶入睡的三大誤區:這些看似貼心的習慣可能正悄悄破壞他們的睡眠品質
更新于:2025-03-26 11:52:48

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睡眠,然而許多初為人母的媽媽在哄寶寶入睡時往往會陷入一些誤區。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呢?

寶寶看起來已經醒了,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

當發現寶寶的眼睛在不停地眨動,你可能會誤以為他們已經醒來。小玲就是一位初次擔任母親的女性,最近因為未能妥善照顧好寶寶被婆婆責怪,內心深感委屈。

原來每當小玲看到寶寶似乎迷迷糊糊地眨眼睛時,就會立刻抱起寶寶,陪伴他玩耍。

然而有一天,婆婆發現了這一行為並及時阻止了她,責備道:“如果寶寶還沒有完全睡醒,為何要叫醒他們呢?”聽到婆婆的指責,小玲感到無比委屈:寶寶明明已經“醒來”了,怎麼就認為他沒醒呢?

相信很多媽媽在照顧寶寶時都會面臨相似的情況:為什麼寶寶已經在眨眼,卻還被認為是未醒狀態?為什麼寶寶看起來很活躍,卻被告知他們已經困了需要休息?

實際上,許多初次為人父母的家長在哄孩子入睡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困惑,並無意間走入了一些常見的誤區,特別是以下三個誤區讓許多家長感到困惑。

哄寶寶睡覺的3個常見誤區

誤區一:寶寶仍然很活躍興奮,無需哄睡

與成年人不同,寶寶在疲倦時的表現常常是變得更加興奮。

即便眼皮沉重到幾乎無法睜開,寶寶們仍然能夠表現出極大的活力。

當寶寶開始感到疲勞時,除了興奮的狀態外,還可能出現揉眼睛、抓鼻子、拉耳朵、打哈欠以及頭部搖晃等行為。有時,疲倦的寶寶眼神會顯得空洞無神。

一旦寶媽注意到寶寶展現出這些明顯的疲倦信號,應迅速採取行動幫助寶寶進入睡眠狀態,例如將他們帶到一個安靜的房間,為他們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誤區二:寶寶困了會自己入睡,無需哄著

由於寶寶的睡眠系統還未完全成熟,因此很難獨自安穩入睡。在感到疲倦時,寶寶通常會表現出煩躁、哭鬧和不安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寶媽需要及時安慰寶寶,幫助他們入眠,而不是僅僅等待寶寶自行入睡。通過正確的引導,寶媽才能有效地幫助寶寶逐漸學會自我安撫入睡的能力。

誤區三:看到寶寶睜眼,便以為他們已經醒了

很多寶媽在發現正在睡眠中的寶寶微微睜開眼睛時,便誤認為寶寶已經醒來,而實際上寶寶可能仍處於睡眠狀態。

寶寶的睡眠週期包括深度睡眠和淺睡眠的交替,在淺睡眠期間,寶寶的眼睛有時會半開半閉,表現為頻繁眨動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寶媽不應立即抱起或喚醒寶寶,以避免打擾他們的睡眠和減少睡眠時間。

寶媽可以通過輕輕將手放在寶寶身上,給予他們一種被包裹的安全感,幫助寶寶順利過渡到深度睡眠階段。

額外建議

如果觀察到寶寶自然醒來且沒有哭鬧,寶媽可以先不急於抱起他們,而是給寶寶一些獨處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玩耍和思考。

這不僅有利於大腦發展,還能有效培養寶寶的專注力,益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