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睡夠10小時,為何依舊疲憊?中醫來支招
更新于:2025-03-26 11:57:32
“醫生,您看看怎麼幫我調理一下,我每天都睡足10個小時了,還是感覺很累……”最近,大學生小張(化名)陷入了一個“睡眠怪圈”,無奈之下找中醫師門診,希望能通過中醫來改善睡眠品質。

為什麼睡了這麼久

仍然感覺疲憊

原來,小張每天熬到淩晨一兩點才能入睡,第二天早上起來頭暈腦脹、渾渾噩噩,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下午上完課後就回寢室補覺,經常一覺睡到晚飯時間,晚上又陷入失眠。如果碰到週末,第二天則直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但依舊感覺困頓疲倦。周而復始,他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看到臉上頂著黑眼圈的小張,醫生仔細為其把脈問診,發現癥結所在。“自然界最重要的規律就是‘晝夜節律’,天人合一,人體的睡眠和覺醒都應該適應自然。”

中醫認為,最佳的睡眠時間應該是亥時至寅時末,也就是晚上9-11點入睡,早上5點起床。在當代社會節奏下,夜間11點前入睡,第二天六七點起床,這才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睡眠節律。

雖然小張通過補覺或週末晚起,總的睡眠時間能達到10個小時,但每天睡得太晚,人體五臟六腑的氣機失調了,哪怕睡得再多,精氣神也補不回來。

夜裡晚睡最傷膽

要睡好“子午覺”

中醫認為,睡覺為養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補不回。子時(23點-1點)正是人體膽經最旺,人在睡眠中蓄養膽氣,五臟六腑之氣皆取決於膽氣。另外,膽又為少陽之腑,如果晚上堅持熬夜,或者睡眠品質欠佳,膽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那麼次日少陽之氣就難以生起,人就容易困頓。午睡也很重要,兩者結合睡好“子午覺”。

子午覺 就是在子時和午時準時入睡,遵循子時大睡、午時小憩的原則。午覺即安排在11-13時,一般30分鐘即可。

午時對應於心,午時小憩有利於心臟休息,對於早起的上班族和學生黨更好地開展工作和學習非常有益。醫生要求小張,要逐漸調整作息,晚上保證在11點前入睡,同時配合口服疏肝解郁、重鎮安神的中藥,適度鍛煉,調暢氣機。經過兩周調養,小張表示自己好多了。

想要獲得健康的睡眠

還可以做些什麼

除了中藥調理,飲食起居的調適,在中醫調護的過程中更為重要,醫生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1.戒煙限酒吸煙者比不吸煙者大腦活躍度更高、深睡眠時間更少。吸煙者更容易發生睡眠不佳。睡前飲酒雖然能夠讓我們快速入睡,但中途容易導致睡眠變淺、中途易醒、多夢等。2.睡前減少玩手機手機螢幕的光也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導致睡眠困難,影響睡眠節律和睡眠品質。另外,手機帶來的信息和視頻容易讓大腦過度興奮,帶來失眠的後果。3.避免劇烈運動適度運動是有助於睡眠的,但過度運動、大汗大熱,容易使人體過度興奮,從而降低睡眠品質。4.睡前泡足睡前溫水泡足可以帶來舒緩、安神的作用,對於一些手足冰冷的女性,泡足可以使肢端回暖,提高睡眠品質。5.聽一些舒緩的故事和音樂舒緩的音律和故事可以幫助人們舒暢心情,消除緊張和煩悶,調節肝腎,以助入眠。

來源:人民網科普

顯示:中共硚口區委宣傳部 硚口區融媒體中心

傳播硚口好聲音

講述硚口好故事

分享

收藏

在看

【來源:硚口發佈】

成為最好的自己
成為最好的自己
2025-03-26 14: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