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訊(藍山特約記者 盤俊傑 王玉玨) 又到一年候鳥繁殖季節,近日,記者在舜水河畔用鏡頭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齗鷉的築巢繁殖場景,這對 “水上建築師”正用蘆葦編織愛的家園,為生態藍山增添了一抹生機和活力。
在舜水河的淺灘區,一對體長約40釐米的小齗鷉正忙著搭建愛巢。只見它們“夫妻倆”配合默契,用水草和蘆葦等輕質材料堆疊在水面上做成一個盤狀浮巢,就像一艘小船,輕巧且富有韌性。這種獨特的 “水上別墅 ”不僅能隨著水面上漲而浮起,防止河水倒灌,還能遠離各種陸生動物的威脅。巢穴里添加的濕潤的水草,在發酵後會產生熱量,來幫助它們孵蛋。
據瞭解,作為國家“三有 ”保護動物,小齙鷉對水質要求極高,常棲息於湖泊、池塘等水域,主要以水生昆蟲、魚蝦為食。隨著四月繁殖期的到來,這些 “水中精靈”將在浮巢中孵化 2-4 片蛋。藍山縣林業部門表示,將加強對自然保護地和候鳥遷飛區域的保護和監測,確保候鳥繁殖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