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風得意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背後,美的集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困境。這份看似耀眼的成績單,實則暗流湧動,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隱憂。
儘管美的集團總營業收入突破了4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9.47%,淨利潤也攀升至385.39億元,同比增長14.29%,但這樣的增速與其過去的高光時刻相比,已顯得力不從心。在行業內,美的的增長勢頭正逐漸顯露出疲態,市場份額也遭受著其他競爭對手的蠶食。與行業內的一些領軍企業相比,美的的增速並不突出,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落後。
美的集團的業務版圖雖然廣闊,但各板塊的發展卻並不均衡。智慧家居業務作為美的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增速已經放緩。而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業務雖然增速較快,但目前收入佔比仍然較小。更為令人擔憂的是,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在2024年出現了7.6%的下滑。這一數據不僅拖累了美的整體業務的增長,也暴露出美的在新興業務領域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光伏及鋰電行業產能調整等因素影響,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短期承壓,美的在這一領域的佈局和投入也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美的的核心空調業務在2024年雖然實現了銷量增長,但增速卻低於行業平均水準。這一差距導致美的市場份額略有下降,進一步加劇了其市場競爭的壓力。在國內市場,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的影響,家電行業整體需求受到嚴重抑制,美的也難以獨善其身。在海外市場,儘管美的OBM(自有品牌)收入佔比已達智慧家居海外業務的43%,但市場份額在不同地區和品類上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歐美等成熟市場,美的面臨著本土品牌和其他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其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仍有待提升。
美的集團的毛利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2024年,美的集團的毛利率為26.2%,雖然同比提升了0.7個百分點,但與同行海爾和格力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成本控制方面,美的存在明顯的不足。原材料價格波動、供應鏈管理等問題都對其毛利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同時,2024年美的集團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29.57天,較前幾年有所增加,進一步加劇了其資金壓力。
在高端市場,美的的高端品牌COLMO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海爾旗下的卡薩帝等品牌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美的在高端市場的品牌形象和溢價能力相對較弱,導致其產品在高端市場的定價和利潤空間受到嚴重限制。此外,美的的渠道體系與高端定位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錯位和不匹配,難以覆蓋更廣泛的高端消費群體和市場。
在智慧家居領域,美的雖然早早佈局,但卻始終難以構建起完善、成熟的生態體系。入口級產品缺失、缺乏自主操作系統和平臺、場景化能力薄弱等短板暴露無遺。與華為等競爭對手相比,美的在智慧家居設備的互聯互通和系統整合方面缺乏底層的支持和統一的標準與規範。這使得美的在吸引和留住使用者方面與競爭對手存在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3月初,有不少小紅書使用者爆料,近日美的正在進行一波裁員。據自媒體“價值星球”整理發現,這些裁員涉及洗衣機事業部、美的中央研究院、美仁晶元以及庫卡等業務線。甚至有人表示,除了製造和銷售等直接生產型崗位,其他均涉及到裁員。
綜上所述,美的集團在光鮮的業績背後正面臨著諸多挑戰與困境。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是美的未來發展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