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騎電瓶車出行要戴頭盔,不過,為了方便,有的人把安全帽或運動頭盔拿來用,結果被交警發現作出處罰。好奇怪,安全帽等不也是保護頭部的嗎?而且堅固摔不破,為啥不能替代電瓶車頭盔呢?
以安全帽為例,交警提醒,安全帽並不等於電瓶車頭盔(以下簡稱為頭盔)。安全帽是對工業生產中工人的頭部受外力傷害起防護作用的帽子,頭盔是保護駕駛員和乘坐人員頭部的裝具,兩者的用途不同。
安全帽由帽殼、帽襯、下頜帶、後箍等組成,而頭盔一般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兩者的結構不同;從性能上來區分,頭盔有頭部保護區、視野和護目鏡性能的要求,而安全帽則無此要求;從重量上看,安全帽多在400克左右,頭盔多在1公斤以上。
安全帽和頭盔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是保護範圍不一樣。安全帽主要保護頭的頂部,一般是針對高空墜落物所引起的損害。頭盔則對頭部的上面、正面、側面都有保護功能。相比之下,安全帽所能承受的撞擊面及其緩衝力比頭盔要小得多。所以,佩戴安全帽不能代替頭盔的保護作用。同理,自行車、滑板、輪滑等運動帽也不能替代電瓶車頭盔。
頭部是人體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部位,電瓶車事故發生時,對駕駛員的衝擊力很強。有關研究表明,摩托車、電瓶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正確佩戴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由此可見,頭盔對電瓶車騎乘人員來說,是遇到危險后的最後一道防線,是騎行的防護盾、生命的守護神。所以,為了自身安全著想,除了護具不能混淆使用外,正確佩戴、選購頭盔一樣不能忽視。
正確佩戴頭盔要記住這四步
1、在佩戴頭盔前要量好頭圍或者試戴頭盔,確定頭盔的尺寸,並在佩戴時將頭盔後部的調節器開至最大。
2、調試好頭盔后,打開頭盔上的束帶,將頭盔水準放置於頭上,不可前仰或後翹。因為,頭盔前仰會導致頭盔無法保護前額的安全性;后翹會擋住視線,無法保障頭的後部位置的安全性。
3、將調節器旋緊,上下左右搖擺頭部,直到頭盔不晃動並感覺舒適,再調節頭盔兩側組帶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位置位於前後兩個組帶中間。
4、最後,將下巴插口的位置,調整好長度並扣緊,在下顎處留出一指的空隙即可。
選購頭盔時要注意這五方面:
一看、二聞、三按、四戴、五問。
一看,看產品是否有規範的中文標識,包括規範的廠名廠址、產品名稱、執行標準、合格標誌等,產品是否具有發泡材料緩衝層,沒有發泡材料緩衝層的頭盔不要選購。不要購買無廠名或廠名不規範、無執行標準、無產品合格證的頭盔。
二聞,用鼻子聞一聞頭盔是否有刺激性氣味,選擇無氣味或氣味較小的產品。
三按,用手稍用力按壓頭盔的發泡材料緩衝層,選擇緩衝層手感密實或有輕微反彈感,不出坑、不掉渣的產品。
四戴,試著佩戴頭盔,頭盔與頭部貼合,佩戴舒適,如果配有護目鏡,選擇護目鏡透光性能更好的透明鏡片。
五問,不同頭盔種類的防護性能不一樣。目前的摩托車頭盔,均適用於電瓶車乘員,在購買摩托車乘員頭盔產品時,要選購有3C認證標誌的產品。新國標實施后,B類頭盔僅適用於電瓶車乘員,A類頭盔既適用於摩托車乘員,也適用於電瓶車乘員。
還需注意的是,頭盔使用要定期更換,如果頭盔發生過一次較大撞擊事故或有破損,應停止使用。若產品說明書中有建議使用期限,超過期限時應及時更換。